《祂爱了我们》通谕 连载十四
发布日期:2025-08-21   |    作者:石磊恭译

耶稣会的共鸣 

143.我们已经看到圣克劳德·拉·高隆汴如何将圣女玛加利大的灵性经验与《神操》相联结。我认为圣心敬礼在耶稣会历史中的地位也值得一提。 

144.耶稣会的灵修始终倡导“内心认识主,为更好地爱祂,追随祂”[139] 。圣依纳爵在《神操》中邀请我们,要直面福音记载的这一幕:“(耶稣的)肋旁被长矛刺透,立即有血和水流出来”[140]。 依纳爵建议练习神操的人,在默观基督被刺透的肋旁时,要进入基督的圣心。用圣伯多禄・法伯尔(San Pietro Favre)写给圣依纳爵的信所表述的,这是藉“情感导师”之手使自己的心走向成熟的道路[141]。 胡安・阿方索・德・波兰科神父(Padre Juan Alfonso de Polanco)在他所写的圣依纳爵传记中也谈到了这一点:“(康塔里尼枢机)承认在依纳爵神父身上看到了一位情感导师”[142]。圣依纳爵建议的神交密谈是这心灵培育的精髓,因为我们用心来感受和品味福音的信息,并藉此与主交谈。圣依纳爵说,我们可以向主倾诉我们的事情,并就这些事寻求他的建议。每一位做神操的人都能发现,神操就是一次心与心的对话。 

145.圣依纳爵在结束十字架前的默观时,总是邀请操练者怀着深厚的情感转向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主,并像“朋友对朋友,或仆人对主人那样”询问祂,自己应当为祂做些什么[143]。神操之旅的高峰是“为到达爱而行的默观”,从这里引发感恩之情,并将“记忆、理智和意志” 奉献给一切美善之根源与起点的圣心[144]。构建这种内在对主的认知,不是出于自身的能力或自己的努力,而是需要祈求这份恩赐。  

146.这份灵修经验,孕育了诸多耶稣会士实践圣心敬礼。其中有圣方济·玻尔日亚(San Francesco Borgia)、圣伯多禄·法伯尔(San Pietro Favre)、圣阿隆索·罗德里格斯(Sant’Alonso Rodriguez)、阿尔瓦雷斯·德·帕斯神父(Padre Álvarez de Paz)、文森佐·卡拉法神父(Padre Vincenzo Carafa)、卡斯帕·德鲁日茨基神父(Padre Kasper Drużbicki),还有许多其他会士。1883年耶稣会士们声明:“本会以满溢的喜乐与感恩,接受并领受吾主耶稣基督托付的甘饴使命——即践行、促进并传扬对祂至圣圣心的敬礼”。1871年12月,总会长伯多禄·扬·贝克克斯(Padre Pieter Jan Beckx)将耶稣会奉献于耶稣圣心;为见证圣心敬礼在当代耶稣会灵修中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72年佩德罗·阿鲁佩(Padre Pedro Arrupe)总会长重申此奉献。他表达自己的信念说:“我想对耶稣会士讲几句我不得不说的话。自初学时,我就一直坚信,我们所说的‘圣心敬礼’含有最核心的依纳爵精神,且具有超凡的效力 —— ultra quam speraverint(超乎所望)—— 无论是对个人成全,还是对使徒工作的成效而言。我至今仍怀有同样的信念……透过这敬礼,我找到了内心生命最深邃的泉源。”[146]

147.圣若望保禄二世曾呼吁:“全体耶稣会士应以更大热忱推动这项敬礼,因为这敬礼比以往更切合我们时代的需要。”他这样做,因为他看到基督圣心敬礼与依纳爵灵修的内在联系。“‘内心深入认识主'并‘与祂保持心与心对话'的渴望,透过神操,成了推动依纳爵灵修及使徒工作的特点,而这一切完全是为了服务天主圣心的爱”[147]

内在生命的长河

148.在众多圣者不同的灵修历程中,对基督圣心的敬礼不断地重现,并且在每个人身上都展现出新的面貌。以圣味增爵・保禄为例,他曾说,天主最想要的是人心:“天主首先索求的是人心,人心,这才是关键所在。为何一无所有的人,比那些放弃巨额财产的人更有功德?因为赤贫的人以更炽热的爱投奔天主,而这正是天主格外看重的。” [148] 这意味着要让自己的心与基督的心合而为一:“一位修女竭尽所能,使自己的心与吾主的心结合…… 天主将怎样丰厚地降福她!” [149]

149.我们有时会将这爱的奥迹看作往昔的传奇,视为旧时代的美好灵修。但我们需要时刻铭记一位传教圣人所说的话:“这颗神圣之心甘愿被长矛刺透,为从这神圣伤口涌出圣事,从而建立起教会——祂的爱从未止息。”[150] 其他近代圣人,如圣比约·皮特雷奇纳(San Pio da Pietrelcina)、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还有很多人,都满怀虔敬地谈论基督圣心。但我愿意提一下圣女傅天娜·科瓦尔斯卡(Santa Faustina Kowalska)的灵修体验,她以复活之主的荣光与神圣慈悲为核心,重新诠释了对圣心的敬礼。事实上,基于圣人经验的启发,并汲取圣若瑟·塞巴斯蒂安·佩尔查主教(San Józef Sebastian Pelczar)(1842-1924)[151] 的灵修遗产,圣若望保禄二世将对慈悲的认识与对圣心的敬礼深刻联系在一起:“教会以特殊的方式,透过敬礼基督圣心,宣扬并崇敬天主的慈悲。正是在圣心的奥迹中我们走近基督,并驻足凝望[…]天父慈悲之爱的启示——这原是人子默西亚使命的核心内容。”[152] 正是这位若望保禄二世,在谈到圣心时,他坦言自己的个人经验:“自我年少时,圣心便向我说话。”[153]

150. 当代对基督圣心的敬礼,尤其彰显在从事福传与教育事业的众多男女修会中。这些修会自创立之初,就深受这基于基督论的灵修体验的影响。由于无法将它们全部列举,我们仅随意举两个例子:“会祖(圣达尼埃莱・孔博尼[S. Daniele Comboni])在耶稣圣心的奥秘中,找到了投身传教事业的力量。”[154] “在耶稣圣心之爱的催迫下,依据福音,依据穷人及社会边缘人士对爱、宽恕、正义和团结的要求,我们致力于帮助人成长,提高人性尊严,活出天主子女的身份。”[155] 同样,遍布世界各地的基督圣心朝圣地,也成为吸引人心的灵修与热忱的源泉。我以慈父心肠,降福所有在这些信仰与爱德之地做奉献的人们。

脚注

[139] 参见圣依纳爵·罗耀拉,《神操》104条,罗马1984年版,第110页。  

[140] 同上,297条,前引书第211页。  

[141] 参见《致圣依纳爵书》,1541年1月23日。  

[142] 《圣依纳爵生平与耶稣会起源》第8章96节,毕尔巴鄂-桑坦德2021年版,第147页。  

[143] 圣依纳爵·罗耀拉,《神操》54条,罗马1984年版,第80页。  

[144] 参见同上,230条及后。  

[145] 耶稣会第23届全体大会,《第46号法令》第1条:《耶稣会章程》第二卷,佛罗伦萨1893年版,第511页。  

[146] 《唯独在祂内…希望》,米兰1983年版,第180-181页。  

[147] 《致耶稣会总会长书》,法国帕赖勒莫尼亚尔,1986年10月5日。  

[148] 《遣使会神父会议》132次(1655年8月13日),“论神贫”:圣味增爵·保禄,《著作集》第十卷,罗马2008年版,第208页。  

[149] 《仁爱修女会会议》89次(1657年12月9日),“克己、回应、用餐、外出”(《总则》24-27条):前引书第九卷,第807页。  

[150] 圣达尼老·高木伯尼,《著作集》3324号:达尼老·高木伯尼,《著作全集》,博洛尼亚1991年版,第998页。  

[151] 参见2003年5月18日封圣弥撒讲道:《罗马观察报》,2003年5月19-20日,第6版。

[152] 通谕《富于仁慈的天主》(1980年11月30日)13条:《宗座公报》72卷(1980),第1219页。  

[153] 要理讲授,1979年6月20日:《罗马观察报》,1979年6月22日,第1版。  

[154] 耶稣圣心康邦会传教士,《生活规章、会宪及总则》,罗马1988年版,第3页。  

[155] 耶稣圣心修女会(圣心会)《1982年会宪》第7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