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祷 | 不要冒险被拒天国之门外
发布日期:2025-08-23   |    作者:玛迪

                      不要冒险被拒天国之门外

 

 

默想:门的形象向我们讲述了关于天国的什么?耶稣讲述的关于迟到者关门的故事,暗示着他们冒犯了主人,理应被拒之门外。在耶稣时代,老师通常会把迟到的学生关上门,一整个星期不让他们回来,以此来教训他们自律和忠诚。

 

谁会被邀请进入天主的国?

 

耶稣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回答谁能进入天堂——进入天主永恒和平与永生的国度的问题。许多拉比认为,除了少数明目张胆的罪人拒绝进入天国之外,所有以色列人都会得救并进入天主的国!毕竟,他们是天主在与他们建立圣约关系时特别拣选的。

 

耶稣说,一个人成为与天主建立圣约关系的子民,并不意味着就能自动进入天主永恒的国度,这令他的听众感到惊讶。其次,耶稣断言许多外邦人(非犹太民族)的人将进入天主的国。天主的邀请对犹太人和外邦人一视同仁。

 

耶稣是天国的门,但耶稣警告说,如果我们不努力从窄门进去,我们就会被拒之门外。耶稣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耶稣想到的门就是他自己。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若望福音 10:9)。天主差遣他的独生子,主耶稣基督,为我们开辟道路,使我们能完全来到天主的恩典(恩惠和祝福)和怜悯(赦免我们的罪)的宝座前。通过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胜利,他将我们从罪的奴役、有害的欲望和瘾症中释放出来,他使我们成为天主的儿女和他天国的子民。现在,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要侍奉哪个国度——是天主智慧所统治的真理光明之国,还是撒旦和反对天主及其律法的世界体系或社会所统治的虚假黑暗之国。

 

跟随主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委身

 

如果我们想进入天主的国,得到在天上为我们存留的全部基业,就必须跟随主耶稣走十字架的道路,甘愿舍己为人,顺服他的旨意,舍己为人。

 

为什么耶稣说我们必须竭力进入他公义和平的国度呢?“竭力”这个词也可以翻译为痛苦。要进入天主的国,我们必须与一切反对的力量或势力争战——即使是对耶稣的信仰和个人信靠保持冷漠、麻木或妥协的诱惑,对耶稣应许的坚守保持盼望,以及对天主至高无上、毫不妥协的爱保持漠不关心、麻木或妥协的诱惑。宗徒保禄提醒我们,我们对天主的盼望不会令我们失望,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神将天主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马书5:5)。

 

主与我们同在,在我们受试炼和挣扎中坚固我们

 

主提醒我们,当我们面对困难、试炼、诱惑,甚至失败时,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他比我们更了解我们的软弱,并且他随时准备帮助我们战胜罪恶和过错。神的恩典够用!当我们并肩为福音的信仰努力奋斗时(菲理伯书1:27),耶稣保证我们必得胜!你是否信靠天主的恩典和帮助,尤其是在经历考验和诱惑的时候?

 

信任的危险

 

“这个‘窄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很多人无法通过它进入?这可能是只为少数人保留的步骤吗?如果你仔细观察,耶稣的对话者的这种推理方式一直很流行:将宗教实践解释为特权或安全来源的诱惑不断地困扰着我们。实际上,基督的信息恰恰相反:每个人都可以进入生命,但对每个人来说,门都是“窄的”。没有特权。通往永生的道路对所有人开放,但它是“狭窄的”,因为它要求很高,需要努力、自我牺牲、克制自己的自私。(……)耶稣用他的死和复活完成的救恩是普遍的”。(本笃十六世,2007 年 8 月 26 日)

 

当我们对自己有信心时,这多好;当我们觉得别人信任我时,这真是太好了;当我可以依靠可以谈论一切的朋友,我可以信任和支持他们,而不必担心被“悬”或冒险时,这真是太好了;当与天主的关系不是基于恐惧、强加或习俗,而是基于亲密和信任时,这是多么美好。

“信任”也有其危险,我们倾向于认为坏事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交通和火车事故,或感染发生在他人身上,不是我;其他人可能会失去工作,那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恐怖袭击“抓住别人”发生在别处;破裂的婚姻是别人的婚姻,造成问题的孩子是其他父母的孩子……等等。

 

而那种“自信”可以让我们放松警惕,不谨慎,不“关心”,让常规、粗心或不情愿包围我们,让我们失去最好的:生活、爱情……

 

这种鲁莽的自信对犹太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他们认为他们对天主和自己非常有把握,以至于他们允许自己完全“保留”天主和他的恩惠(天主只拯救他的子民,也就是我们),而抛弃了“不配得”的其他人(哦!有福的功德!)。他们关心自己,关心他们的宗教义务、权利和幸福,常常忽视其他所有人。

 

先知以撒亚的到来是为了激发这种自信和那种经常变成被动的惰性,并纠正他的计划。它宣告天主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他们也不是按照天主的旨意与其他民族联系起来的。天主有计划将所有种族、国家和语言的人聚集在一起,甚至是其他信仰的人,并从他们当中奉献牧人和先知。也就是说:他们既没有排他也没有保证,如果他们的宗教信仰有任何后果,那就是为所有人的利益而努力,停止根据他们的“宗教信仰”进行排斥。 ”标准和“民族主义者”,并要小心,以免他们“被排除在”天主的计划和应许之外。

 

这种轻信的“信心”是他们向耶稣提出的问题的背后原因:“得救的人会很少吗?”。这是一个今天几乎没有人问的问题。我们对活在当下、对我们的幸福、对报纸和杂志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感到如此担忧和忙碌……以至于“拯救”听起来像是另一个时代的词。

 

另一方面,许多人对答案深信不疑:有多少人会得救?大家好!所有宗教都同样擅长接触天主。做一个好人,即使不修行,不相信任何事,得救也够了。地狱,如果存在,一定是空的。他们对天主的良善和怜悯非常“信任”,以至于他们让日常、懒惰和平庸笼罩着他们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以至于他们很难将自己与非信徒或其他宗教的人区分开来。

 

虽然也许,用另一种语言来说,对救赎的关注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今天——至少有些人有时间思考——问自己:如何让我的生活有价值?我需要什么才能完全快乐?幸福之门在哪里,如何进入?              

 

关于得救的人数,耶稣没有直接回答。但他确实以一种让我们不太愉快的方式谈论了“如何”:他谈到了“努力”和“困难”。对我们来说——读经二里天主纠正我们也不愉快。我们不喜欢福音里的那些话:“我不认识你,我不知道你是谁,离我远点”,尽管我们在他的餐桌上吃过饭,我们听过一千次讲道,我们了解慈母教会的教义和方向,我们甚至对某人或在一些人道主义机构有一些承诺......

 

耶稣告诉我们,通往救恩、幸福或有价值生活的道路,与努力、牺牲和艰辛有关。他没有告诉我们,他们是否会很少,尽管在另一个地方他肯定“被邀请的人多,被选中的人少”(玛 22、14)。但它确实邀请我们审视自己并扪心自问:我们的信仰、我们对天主的经历有多新鲜、有多活跃、有多活跃?诚然,祈祷的道路、研读圣经的道路、正义的道路、宽恕的道路、欢迎不属于我们的人的道路……有很多困难。但这正是  我必须通过的窄门。或者用耶稣的话来说:“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就必得救,能出入,必得着草场”(若 10:10 )。

 

主耶稣,愿我永不怀疑祢的引导,以及祢对我的温柔慈爱和怜悯。求祢藉着圣神的恩赐,充满我恒久的信心和勇气,使我无论身处何事、何境,都能始终信靠祢。愿祢的爱点燃我心中对祢的爱火,祢是我的一切。

 

 

早期教父的每日箴言: 进入窄门。作者:亚历山大的西里尔(公元 376-444 年)

 

“‘门是宽的,路是大的,使许多人沉沦。’我们该如何理解它的‘宽’呢?……顽固的心不会屈服于律法(天主的诫命)的轭。这种生活是被咒诅的,在一切漫不经心之中放松。将天主的律法拒之门外,完全不顾神圣的诫命,财富、恶习、蔑视、骄傲以及世俗骄傲的空洞幻想就源于此。那些想从窄门进去的人必须远离这一切,与基督同在,与他一起守节。” (摘自《路加福音注释》,讲道集99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