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爱了我们》通谕 连载二十
发布日期:2025-08-26 | 作者:石磊恭译灵修史上的共鸣
172.对耶稣圣心的敬礼与对弟兄承诺之间的结合,贯穿了整个基督灵修史。让我们看几个例子。
成为他人的活泉
173. 自奥利振以来,有些教父解释若望福音7:38:“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认为是指信徒自身——自然这是畅饮基督活水的结果。为此与基督结合并非止步于解除自己的渴,更要使自己成为他人的活泉。奥利振说基督实现祂的应许,使我们流出活水的江河:“人类的灵魂,是天主的肖像,能够在自己内蕴藏并涌出井泉与江河。”[170]
174. 圣盎博罗削劝人畅饮基督活水,“为从你内涌流永生的泉水”。玛里奥·维多利诺指出,圣神施恩如此丰沛,“领受者会成为水泉,涌出活水的江河”。圣奥斯定指出,从信徒涌出的江河是宽仁。圣多玛斯阿奎那也重申这个观点,强调说:“当人急切将从天主领受的圣宠恩惠分施给他人,活水即从他的腹中涌流出来。”[174]
175. 事实上,“基督以挚爱与顺服献上的十字架祭献,为人类罪过作了无限满盈的补赎”,那么从基督圣心诞生的教会,便在所有时空内延展并通传这唯一救赎性苦难的效果,引领人直接与主结合。
176. 在教会内,玛利亚是代祷者与母亲,也是我们的中保,是中保因为“她分享了基督独一中保的使命”[176]——人类唯一的救主。而“教会毫不犹豫地承认玛利亚的这一从属性职分”。[177]对玛利亚圣心的敬礼(devozione),并不会削弱对基督圣心的独一敬拜(adorazione),反而是为促进:“玛利亚对人类的母性职分,绝不掩盖或减损基督是唯一中保,反而更有力的将其彰显出来。”[178] 因着从基督敞开的肋旁涌出的无限泉源,教会、玛利亚及所有信徒以不同方式成为活水的通道。如此,基督在我们的渺小中彰显祂的荣耀。
友爱与神秘灵修
177. 圣伯尔纳多在邀请人与基督之心结合时,运用这一敬礼的丰富性,推动以爱为基础的生命转变。他认为,那被享乐奴役的情感可以转变,而转化之道不在于盲目地服从某个命令,而是在回应基督圣爱的甘怡。以善胜恶,以不断增长的爱来克胜恶:“当以心中全部热情爱上主你的天主,以理性全部的专注和关切爱祂,以全部力量爱祂;不要怕为爱祂而死[…]让主耶稣的甜蜜甘饴占据你的情感,以对抗肉性生活中那诱人却招致毁灭的诱惑;以甜蜜克胜甜蜜,如以钉逐钉。”
178. 耶稣的邀请一直光照着圣方济各·撒肋爵:“跟我学习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玛11:29)为此,他说,正是在最平凡最常见的事上,我们能“夺走主的心”:“只有当我们既重视大事要事,也细心操持微不足道的小事时,祂才会满意我们;无论大事小情,我们都能赢得祂的心[…]日常微小的爱德行动——一次头痛、牙痛、轻微不适、丈夫或妻子的一个古怪行为、打破的器皿、一次冒犯、一个怪样、丢失的手套、戒指或手帕;晚上为祈祷或领圣体而早睡早起的微小克己;在公众场合做一个热心善工时感到的羞怯;总之,以爱来接受并拥抱一切小小的逆境,都能无限地取悦于天主的仁慈。”[180] 然而,归根结底,我们对基督圣心之爱的回报主要在于爱近人:“这爱是坚定、恒常、不变的,既不拘泥于琐碎,也不因人的特质或境遇而动摇,不受无常或反感左右[…]主永远爱我们,包容我们的过失与缺陷;我们也当如此对待弟兄,永不厌倦地包容他们。”[181]
179. 圣加禄·德·富高矢志效法耶稣,像祂一样生活,像祂一样行动,常常做耶稣喜欢做的事。为彻底实现这个目标,他需要怀有基督圣心的情怀。为此,“以爱还爱”的精神再次出现:“我渴望为还爱祂而受苦[…]为参与祂的使命,为了人灵的圣化,我虽是虚无,仍愿作牺牲和祭品,将自己与祂一起奉献。”[182]传递耶稣之爱的渴望,以及在最贫穷、及被遗忘者中间传教的使命,促使他以“仁爱的耶稣”(Iesus Caritas)为座右铭,以十字架高悬圣心为标记。[183] 这不是肤浅的选择:“我竭力向这些迷途的贫穷弟兄们,显示并证明我们的宗教全然是仁爱,全然是兄弟友爱,他的标记就是一颗心。”[184] 他渴望与其他弟兄们“以耶稣圣心的名义定居摩洛哥”,[185] 这样,他们的使徒工作将如光芒四射:“仁爱当从兄弟友爱中涌出,如同从耶稣圣心涌流出来。”[186] 这渴望逐渐使他成为普世的弟兄,因为他愿意被基督圣心塑造,以兄弟之心容纳全人类的苦难:“我们的心,如同教会的心、耶稣的心,必须拥抱全人类。”[187] “耶稣圣心对世人的爱——这爱透过祂的苦难彰显给人——也是我们对所有人当怀有的爱。”[188]
180.圣加禄·富高的灵修导师董·胡维林(Don Huvelin)曾说:“当我们的主居住在人心中,祂会赋予这颗心俯就弱小者的情感。圣味增爵(Vincenzo de’ Paoli)的心便是如此[…]当主居住在一位司铎的灵魂中,便会使他屈身走向穷人。”[189] 值得注意的是,董·胡维林所描述的圣味增爵的这种奉献精神,同样源自对基督圣心的敬礼。圣味增爵曾劝人“从主的心中为可怜的病人汲取安慰的话语”。[190] 为实现这一点,人的心必须被基督圣心的爱与善良所转化。圣味增爵在讲道与劝勉人时,会反复强调这一信念,甚至将其写入修会会规的显著位置:“众人当竭力学习耶稣亲授的功课:‘跟我学习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玛11:29);要谨记祂的话——温良的人将承受土地,因为实践这美德,能赢得人心,使他们归向天主,而对近人严厉苛责,就无法做到这一点。”[191]
脚注
[170] 《户籍记讲道》12,1:《希腊教父全集》12卷,第657栏。
[171] 《书信》29,24:《拉丁教父全集》16卷,第1060栏。
[172] 《驳阿里乌》1,8:《拉丁教父全集》8卷,第1044栏。
[173] 《若望福音讲道》32,4:《拉丁教父全集》35卷,第1643栏。
[174] 《圣若望福音注释》第七章第5讲。
[175] 比约十二世,通谕《你们将汲水》(1956年5月15日)II:《宗座公报》48卷(1956),第321页。
[176] 圣若望保禄二世,通谕《救主之母》(1987年3月25日)38条:《宗座公报》79卷(1987),第411页。
[177] 梵二文献《教会宪章》62条。
[178] 同上,60条。
[179] 《雅歌讲道集》XX,4:《拉丁教父全集》183卷,第869栏。
[180] 《虔敬生活导论》第三部第35章:《圣方济各·沙雷氏全集》第三卷,罗马2009年版,第220-221页。
[181] 圣神降临后第十七主日讲道。
[182] 《耶稣的苦难:纳匝肋退省》,1987年11月5-15日:C.德·富高,《隐藏的生命:圣地退省(1897-1900)》,罗马1974年版,第72页。
[183] 自1902年3月19日起,其所有信函均以“耶稣·爱德”为抬头,中间用带有十字架的圣心分隔。
[184] 《致于弗兰神父书》,1904年7月15日:《灵修著作》,罗马1983年版,第633页。
[185] 《致马丁神父书》,1903年1月25日:C.德·富高,《“这宝贵的末位”:致特拉伯弟兄书信集》,巴黎2012年版,第311页。
[186] 引自勒内·瓦约姆,《富高神父的兄弟会》,巴黎1946年版,第173页。
[187] 《福音圣训默想:关于十五种德行的章节》,纳匝肋1897-1898年,《爱德》77条(玛20:28):C.德·富高,《独向天主的福音章节默想(1897-1898)》,罗马1973年版,第325页。
[188] 同上,《爱德》90条(玛27:30):前引书第338页。
[189] H.于弗兰,《十七世纪几位灵修导师》,巴黎1911年版,第97页。
[190] 参见《仁爱修女会会议》85次(1657年11月11日),“服务病患与健康管理”(《总则》12-16条):圣味增爵·保禄,《著作集》第九卷,罗马2008年版,第757页。
[191] 《遣使会会宪与规章》,罗马1984年版,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