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人物:敖乃息佛洛
发布日期:2025-08-27   |    作者:李建刚

   一、敖乃息佛洛(“Ὀνήσιφόρος”)名字的意思是“带来益处的人”,其在新约中仅见于弟后1:16与4:19节中。

   二、在弟后1:16节中,敖乃息佛洛被描绘为小亚细亚那些离弃保禄的人们(如,菲革罗和赫摩革乃)的积极对立面(参1:15)。他“不以宗徒的锁链为耻”,反而“使之精神快慰”。在教牧书信的语境下,这不仅意味着他个人对保禄的忠诚陪伴,更指其对保禄教导与福音的根本支持。由此也可理解1:17节所言:敖乃息佛洛在罗马热心寻找并最终找到被囚的宗徒。由此,他成为第三代基督徒的典范,表明信徒应在外部压力之下依旧坚持“健全的教义”,并积极追求之。

   书信中为“敖乃息佛洛之家”(1:16)的祈祷——在4:19节的问安辞中亦再度出现——被部分释经家理解为:敖乃息佛洛本人或已去世。若此解释成立,那么1:18节对其的祈祷应视为一则为亡者的代祷,这在礼仪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家”这一术语亦可涵盖家主本人,因此未必必然暗示其死亡。

此外,《弟茂德后书》还特别强调收信人弟茂德作为见证人,证明敖乃息佛洛早在厄弗所就已对保禄施予帮助。此一叙述突显了敖乃息佛洛的模范地位,旨在勉励那些履行弟茂德职分的团体领袖。由此,关于其历史真实性的问题,应置于此文献生成的处境中加以理解:2:15-18节的传记性片段首先意在为作者当时的教会处境提供典范。因此,敖乃息佛洛可能确为保禄圈子中的历史人物,但并非必须如此。

   三、关于“敖乃息佛洛之家”的记载在伪经《保禄大事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该文献提及其妻名勒克特拉(Lektra),儿子的名字为西米阿斯(Simmias)与泽诺(Zeno),其家在依科尼雍成为保禄及当地教会的聚会之所(参3:2-7;15;23-26;42)。同时,他仍被保留为保禄的忠实拥护者,与叛离保禄、并传扬异端教义的德玛斯(Demas)与赫摩革乃(Hermogenes)形成鲜明对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