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圣经辞典—连载38
发布日期:2025-08-31   |    作者:意鸣子

天主教圣经辞典—连载38

E

E厄罗亨典/厄罗因典

E是梅瑟五书源流说中《厄罗亨典》(Elohist)的缩写。

 

EAGLE鹰

鹰在巴比伦是一个神圣的象征,以色列人却视为不洁净的鸟类(肋11:13;申14:12)。在先知的比喻中,它象征着以色列的敌人以可怕的速度临到天主的子民身上(申28:49;箴23:5;约9:26;耶48:40;欧8:1),也是上主的一个象征,使以色列在其羽翼之上,得到祂的神圣护佑和照顾(出19:4;申32:11;则1:10,10:14;默12:14)。

 

EARTHQUAKE地震

约旦河谷裂谷处的活动断层,导致巴勒斯坦容易发生灾难性地震,在旧约中很多地方暗指其频繁的地层构造活动性。在乌齐雅统治时期,只有一次记载下来的特殊地震(亚1:1;匝14:5)。地震被视为上主作为以下角色的行动:最高审判者(咏60:4;耶4:24,51:29,97:4-5;岳2:10),神的显现(民5:4;撒下22:8;咏18:8,68:9;岳4:16),或上主日子的部分(依13:13;24:18-19)。在新约中,在基督死亡(玛27:51)和复活(玛28:2)时都发生了地震。当保禄和息辣在监狱中祈祷时,有地震发生(宗16:26)。地震也被视为末世的象征和事件(玛24:7;谷13:8;路21:25-26;默6:12,8:5,11:13,16:18)。

 

ECCLESIATES,BOOK OF《训道篇》

《训道篇》是旧约中的智慧书之一,希伯来语称为“Qoheleth”(或,科厄肋特/Koheleth),源自作者使用的名字。“科厄肋特”这个词是希伯来语动词的主动分词,意思是“聚集”,从而为希腊语Ekklēsiastēs和拉丁语Ecclesiastes提供了基础。修订标准版圣经(RSV)翻译“科厄肋特”为“宣道者”,因此,整个标题是“耶路撒冷王,达味之子,宣讲者(科厄肋特)的话语”。作者或许要描写在聚集或集会中主持的人是作为教师或宣讲者。此书显示给我们,除了敬畏上主,尊敬天主和遵守祂的命令之外,其它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空虚。

 

I.作者和日期

II.目录

III.主题

A.生命的意义

B.信仰的旅程

C.在所有事上都要节制

D.信靠天主的智慧

 

I.作者和日期

作者在开篇(训1:1)时就宣告,他是达味之子;稍后,他又声称他是在耶路撒冷统治以色列的君王(训1:12)。这些细节说明,即使可能适用于任何达味这一脉的君王,但是传统中认为他就是撒罗满。其实,这种说法是一种常见的文学手法,通过这种手法,某老师或作者可能会以撒罗满这样的伟人之名义,来宣扬其教导(列上3:12)。此书出现的形式何时被接受的,不得而知。一些学者认为,此书是一位不知名的作者,写于主后第三世纪。

一些批评家认为此书是几位作者的作品,最后一位尝试平衡原著明显的悲观主义。不过,很多近代学者接受此书是一个作者所写,且认为在悲观和信仰之间的协调是作者有意而为之。

 

II.目录

《训道篇》的开头和结尾是由两首明显有关人生命空虚的诗构成的,(训1:2-11;11:7-12:7)。在两首诗之间的那些部分,训道者的反复调查表明,试图理解生命是徒劳的,而接受天主的恩赐才是智慧。

 

I.简介(1:1-2)

II.人类生命的空虚(1:3-11)

III.个人生命的空虚(1:12-3:15)

A.寻求人类智慧的徒劳(1:12-18)

B.自我放纵的徒劳(2:1-12)

C.寻求悦乐上主的智慧(2:13-26)

D.事事有定时(3:1-8)

E.天主的审判(3:9-15)

IV.公共生活的空虚(3:16-4:8)

V.一个朋友的价值(4:9-12)

VI.君王的昏愚(4:13-16)

VII.真正的朝拜者(5:1-7)

VIII.财富和劳苦的空虚(5:8-6:12)

IX.智慧的箴言(7:1-14)

X.智慧不能带来安全保障(7:15-29)

XI.真正的智慧(8:1-9)

XII.天主的道路是神秘莫测的(8:10-17)

XIII.接受生命本来的样子(9:1-16)

XIV.智慧的箴言(9:17-10:20)

XV.人类努力的成果(11:1-8)

XVI.青少年和老年(11:9-12:8)

XVII.结语(12:9-14)

 

III.主题

A.生命的意义

《训道篇》有一个核心疑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回答中,训道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思考人生,希望知道是否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此书以著名的宣告开始:“虚而又虚,训导者说:虚而又虚!万事皆虚。人在太阳下辛勤劳作,为人究有何意?”(训1:2-3),并以简单的警告结束:“你应敬畏天主,遵守祂的诫命,因为这是众人的义务。因为天主对一切行为,连最隐秘的,不论好坏,都要一一审判”(训12:13-14)。

为论证这两个基本观点,训道者采用一种常见的要点和对位法的频繁模式说明:试图用人类的智慧来解决生命的奥秘是完全徒劳的,因此,我们要在天主规定的有限范围之内,享受生命,要认识到“义人,智者和他们的行为,都在天主手里”(训9:1)。在对人类处境的冷静而现实的分析中,虽然邪恶和苦难的神秘以生动的方式来论述,但是邪恶和苦难的存在并不足以成为放弃信仰天主的理由。

B.信仰的旅程

训道者并不像真正的悲观主义那样反对天主,而是专注于人类本身:“我发现的只有这一件事:天主造人原很正直,但人却发明了许多诡计”(训7:29)。这本书所表达的怀疑,甚至是犬儒主义,代表了所有那些面对生活的痛苦和失望,并开始质疑自己信仰的人。作者经历了同样的痛苦和失望,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在他早期的问题中,甚至质疑是否有来世(3:21),但后来他又确认了此点(12:7)。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怀疑和猜测。

C.在所有事上都要节制

作者认识到自然法则和创造的秩序是不可改变的,但这种宿命论被以下的认识所抵消:法则和秩序本身就依赖于天主的旨意(训3:14;6:2;7:14),而人类的自由被限定其中,包括反对天主的选择(7:29)。他明显的宿命论也被对那些受苦受难的人的同情所抵消,至于有关满足和享乐的争论,也只能在平静地享受天主的祝福中才能找到。他提出:“于是我明了:人类的幸福,只有在此生欢乐享受;但人人有吃有喝,享受自己一切劳苦之所得,也是天主的恩赐”(3:12-13)。这并不是伊壁鸠鲁主义的秘方,而是一种来自接受天主生命和祝福的恩赐(7:16-17)。

D.信靠天主的智慧

最终,在生命的神秘前,训道者一再承认自身智慧的不足。不过,作为对人类智慧有限掌握的另一种选择,他建议另一种方式:“当我专心追求智慧,观察人在世上,连黑夜白日都不能闭目安眠所行的工作时,我面对天主的一切作为,发觉人决不能知道在太阳下所发生的一切事。人虽然努力研究,终归无法得知;纵然有智者以为知道,仍是一无所知”(训8:16-17)。

 

ELDER长老/长者

长老也称为“古代人,老人”,此术语通常用于某宗族,家庭或支派公认的首领,家长或族长。长老是在宗族中官方的主要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长老开始以集体的方式为以色列人发言(出17:5;18:12)。长老们的出现遍及梅瑟五书和主要旧约的大部分经卷中,大批的长老们在以色列人漫长的历史中,有非常多的决定性时刻都有参与。他们在梅瑟时代(出3:16;4:29),承认盟约时(出24:1-9)和若苏厄时代都存在(苏24:1)。

在客纳罕定居时代,长老们继续为社会,甚至为军事上的稳定性做好准备(苏9:11;民8:5,11:5;撒上11:3)。他们也参与君主政体的建立(撒上8:4)和选达味为王(撒下5:3)的现场。在君主时代,长老们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咨询机构(撒下17:4;列上20:7;列下10:1)。长老们还形成了一个司法审判机构(申19:12,21:3,22:15,25:8;卢4:1-11;列上21:8;列下10:1)。

长老团体或议会仍然是犹太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在公议会,以及新约中,耶稣的踪迹和苦难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上(玛16:21;21:23;26:3,57;27:1,12,20,41)中得到了体现。公议会在耶路撒冷当局与初期教会的冲突中,也扮演了部分角色(宗4:23;23:14,15;24:1)。

 

ELECTION拣选/选择

拣选是天主为完成祂在人类历史中的计划,审慎而完全无偿地拣选一些人,实际指向以色列人。

I.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术语使用

这术语“拣选”(bãhar)在旧约很多领域中使用,包括基本的行为,比如决定和选择(例如,创13:11;申23:16;撒上17:40),但是bãhar从神学上理解为天主审慎而不可撤销的决定性行为。在旧约中,人存心选择天主是罕见的,主要在以下几处可见:苏24:15,22;民5:8,10:14。新约中最常采用的词是eklogē和eklektos表达选民和选择,暗示采用天主拣选的特殊神学目的(罗16:13除外)。类似的词汇使用比较少,包括eklegomai(选择/tochoose);单数使用hairetizo(玛12:18,拣选),tasso(宗13:48,预定),haireo(得后2:13,拣选),suneklektos(伯前5:13,也被选的)。

 

II.以色列无偿的被拣选

在《创世纪》中记载了以色列的被拣选,并且天主直接向圣祖们说明了祂的许诺(创12-50)。其中首要的是对亚巴辣罕和他的后裔的许诺(创12:1-3;创25:19-23;罗9:10-12)。这些许诺都是天主无条件和无偿恩许的。拣选完全是由于天主的爱,而不是以色列的任何特殊功德:“上主喜爱你们,拣选你们,并不是因为你们比其余的民族人数众多;其实你们在所有的民族中,是最少的一个;而是由于上主对你们的爱,并为履行祂向你们祖先所起的誓”(申7:7-8;申4:37)。

 

III.天主拣选的职责

作为天主的选民,并与天主进入一个盟约的关系中,以色列人成为了“司祭的国家,圣洁的民族”(出19:6)和“祂自己的产业”(咏135:4;出19:5;申32:9;拉3:17)。“普世万民一见你属于上主的名下,必都怕你”(申28:10)。由于这拣选,以色列有了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强加予其他民族的(亚3:2)。这包括有责任承认唯有上主是他们的天主(申4:39),遵守祂的诫命(申4:40)和法令(肋17-26),忠于盟约的誓言,即成为圣洁的民族(肋19:2;出22:30;肋20:26)。天主的义怒临在那些威胁祂拣选的人身上(依9:16;匝1:14),尤其是那些放弃对神圣许诺忠诚的选民(申4:24;出34:14;苏24:19)。如果不听话,就会遭致盟约的诅咒,而以色列人将会受到比其他民族和国家更严厉的惩罚(亚3:2;9:8)。

先知们通常提醒以色列,它的蒙召选只是天主的旨意,绝不是以色列堪当如此。另外,以色列人决不能相信:他们的蒙召选意味着,即使他们因不忠而失去上主的喜悦时,仍旧拥有上主的保护:“怎么!你们竟偷盗,凶杀,通奸,发虚誓,向巴耳献香,跟随素不相识的外方神祇,然后来到这座归我名下的殿里,立在我面前说:‘我们有了保障!’好再去行这一切可恶的事?”(耶7:9-10;米3:11)。

 

IV.拣选延伸至所有民族

以色列蒙召选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拯救以色列人,而是作为天主拯救所有人类计划的一部分。在亚巴辣罕之子基督身上,天主对亚巴辣罕的许诺达到了顶峰(玛1:1)。依撒意亚和其他先知们已经将天主的讯息带给了其他民族:“大地四极的人!你们归依我,必能得救,因为只有我是天主,再没有另一个。以色列所有的后裔,必要因上主获胜夸耀”(依45:22,25)。透过基督,新约的救恩许诺是为所有人的,这是仅仅履行旧约中已经作出的许诺而已。再一次,圣作者强调在对所有人(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的拣选和拯救时,没有人堪当领受天主的恩宠(若6:37;15:16;17:2)。

自耶稣来临开始,万民中相信的人都被召担当起以色列在旧约中扮演的角色:“至于你们,你们却是特选的种族,王家的司祭,圣洁的国民,属于主的民族,为叫你们宣扬那由黑暗中召叫你们,进入祂奇妙之光者的荣耀”(伯前2:9;出19:6)。透过新约的新指示,如同以色列的蒙召选也蕴含特殊的要求,还包括宣传福音的责任(《天主教教理》1268,1546)。

 

V.以色列仍旧是天主的选民

莫非天主抛弃了以色列吗?保禄喊道:“断然不是!”(罗11:1)。“那么我再问:他们失足,是要他们永久跌倒吗?绝对不是!而是藉着他们的过犯,使救恩临到外邦人,为刺激他们发愤。如果因他们的过犯,世界得以致富,因他们的堕落,外邦人得以致富;他们全体归正,更将怎样呢?”(罗11:11-12)。保禄提醒我们:“天主的恩赐和召选是绝不会撤回的”(罗11: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