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祷 |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发布日期:2025-09-03   |    作者:玛迪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默想: “守安息日为圣”这条诫命要求我们做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这条诫命背后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宗教领袖们就这个问题质问耶稣。“安息日”的本意是纪念和庆祝天主的美善,以及祂在创造和救赎中的作为。这一天是专门用来赞美天主、祂的创造之工和祂为我们所做的拯救之工的日子。它的目的是让我们停止日常工作,得到所需的休息和恢复。

 

安息日的主喂养我们,滋养我们

 

耶稣的门徒被经师和法利赛人责骂,不是因为他们从田里摘麦穗吃,而是因为他们在安息日这样做。为了维护门徒,耶稣引用圣经,指出人的需要优先于礼仪习俗。达味和他的门徒在饥饿中吃了圣殿里献上的圣饼(撒母耳记上 21:2-7)。每个安息日早晨,十二个饼被摆放在圣所的金桌上,摆在天主面前。每个饼代表以色列十二个支派中的一个。除了祭司以外,任何人都不准吃这饼,因为它代表着天主的同在。大卫明白,人的需要优先于规章制度和礼仪规条。

 

寻求主的安息和慰藉

 

法利赛人为什么没有认识到怜悯高于规章制度呢?他们对礼仪的狂热蒙蔽了他们,使他们忽视了爱的要求。耶稣提到的陈设饼,是指他赐给所有信他的人的天上真粮 。耶稣,达味的子孙,人子(默西亚的称号),宣称他是“安息日的主”。耶稣在安息日医治病人,并向有需要的人施怜悯。所有背负重担的人都能在他里面找到真正的安息和慰藉。你是否在主里,在主日的庆祝中寻求安息和慰藉?

 

很多年前,我读到过一句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上世纪初一位俄罗斯神秘主义者写的。我也不记得确切的措辞了,但我记得它的内容,在我看来,它非常真实。它说,我饥饿的弟弟所需要的物质面包,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属灵的现实。这句话帮助我解释和理解今天的福音。

 

门徒们饿了。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需求,非常物质,但对生存来说却是绝对必要的。没有食物,就没有生命。就这么简单。面对如此紧迫的情况,没有任何规则可言。

 

但法利赛人的想法却截然不同。首先,他们可能并不饥饿。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比饥饿的人更舒服,因此他们鄙视并论断那些违反律法的门徒。因为安息日不允许工作,而且在他们对律法的严格阐释中,似乎把搓麦粒取出来吃已经算作工作了。因此,违反律法的人不会被定罪。

这事发生在耶稣时代,但让我们现实一点,就在不久前——一两个世纪前——农村的教区牧师还会迫害和指控那些星期天去田里耕作的农民。无论收成不好,还是家人面临饥饿的威胁,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遵守“守节为圣”的律法。

 

幸运的是,耶稣清楚地表明,规则是为了服务人类,而不是反过来。幸运的是,耶稣知道,在天国里,最重要、最紧迫、最属灵的事情,是照顾我们饥饿的兄弟姐妹的需要。对于所有在神秘主义、纯粹的沉思和默想的静默中寻求庇护的人来说,值得提醒他们,没有什么比我的兄弟需要的面包来满足他的饥饿更属灵的了。

 

主耶稣,祢的同在使我们得着滋润,祢赐生命的话语扶持我们。求祢指示我如何减轻他人的负担,特别是那些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人,并以谦卑的关怀和服务使他们得着滋润。

 

 

早期教父的每日名言: 枯萎的手 - 枯萎的心灵。亚历山大的阿塔纳修斯(公元 295-373 年)

 

在犹太人的会堂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如果他的手枯干了,旁边站着的人也枯干了心智。他们既不看那瘸腿的人,也不指望那行神迹的人行出来。救主在动工之前,先用言语开导他们的心思。他深知人心的邪恶和苦毒,所以他先用言语软化他们的心思,驯服他们狂野的悟性,问道:‘安息日可以行善也可以行恶,可以救命也可以害命吗?’ 若是问他们:‘可以作工吗?’他们立刻就会说:‘你们说的是违背律法的话。’

 

然后,他以制定安息日律法者的姿态,告诉他们律法的意义,并补充说:‘除了这事,就是为保全性命而行的。’此外,如果有人在安息日掉进坑里,犹太人可以把他拉出来(玛窦福音12:11)。这不仅适用于人,也适用于牛或驴。如此一来,律法就允许做与保全性命有关的事,因此犹太人会在安息日准备饭食。然后,他问了他们一个他们几乎无法争辩的问题:“行善可以吗?”(玛窦福音3:4,路加福音6:9)但他们甚至连‘可以’的回答都没有,因为那时他们的心情已经很不好了。(摘自《讲道集》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