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入门——对圣经的整合性解读方法(下)。连载3
发布日期:2025-09-27   |    作者:意鸣子

一、对圣经的整合性解读方法

3.圣经与圣传

本书的第三个显著特点是它将从神圣圣经(即圣经文本)和圣传两个角度来研究旧约。圣传指的是教会在教义、生活和崇拜中对圣经文本的解读(《天主教教理》77-78)。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曾这样阐述:

“圣传与神圣圣经彼此紧密相连相互沟通。因为二者源自同一神圣泉源以某种方式结合为一体朝着同一目标迈进。神圣圣经是天主的言语在圣神的默感下被记载成文。而圣传则完整地传递天主的圣言——这圣言是主基督和圣神托付给宗徒又由宗徒的继承者们传承下去使他们在真理之神的启迪下通过宣讲忠实守护、阐释并传播这圣言。由此可见教会并非仅从神圣圣经中获取所有启示真理的确信。因此圣经和圣传都必须得到同等的热爱与崇敬。

基于这一教导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了解传统不仅有助于解读圣经更是必不可少的:活的传统对于教会在时间的推移中加深对圣经所启示真理的理解至关重要《上主的话》17)。

在本书中我们将关注圣经与教会活的传统之间的关系尤其会着重探讨早期教会教父、中世纪圣师、教会训导权以及教会礼仪对旧约文本的解读。就礼仪而言采用礼仪角度的解读是合理的因为从历史事实来看,基督宗教圣经正典本身就是为了用作礼仪文本而被收集、编辑并确定的。事实上圣经正典正是那些获授权在礼仪中公开宣读的神圣书籍的合集。因此圣经的宣讲、解读与实践的优先场所始终是礼仪庆典尤其是圣体圣事。教宗本笃十六世在论述圣经解读时一开始就强调圣经诠释学的基本准则圣经解读的首要场景是教会的生活《上主的话》29)。随后他明确指出这尤其指礼仪中对圣经的宣讲与解读:

在将教会视为圣言的居所首先必须关注神圣礼仪因为礼仪是天主在我们的生活中向我们说话的特权场景;祂今天向祂的子民说话子民聆听并回应。每一个礼仪行动本质上都浸润在神圣圣经之中。正如《礼仪宪章》所言:神圣圣经在礼仪庆典中至关重要。读经选自圣经并在讲道中得到阐释,《圣咏也源自圣经。祈祷文、祷词和礼仪颂歌从圣经中获得灵感与内容。礼仪行动和标记也从圣经中汲取意义。’……对神圣圣经充满信仰的理解必须始终回归礼仪在礼仪中天主的圣言被奉为适时而鲜活的言语。《上主的话》52

《入门》最独特的特点之一是密切关注天主教教会的礼仪文本和礼仪仪式中对圣经的接受情况。例如在探讨旧约各卷的每一章的最后一节我们将考察该卷在当代礼仪读经(《罗马弥撒经书》第三版)中的使用(或未被使用)情况。这使得本书对那些需要每周甚至每天向信众宣讲圣经的神职人员而言尤为实用。此外对礼仪读经的强调也与非天主教读者相关他们可能熟悉《修订通用读经》(1983年版)——该读经为许多新教团体所采用其蓝本是1969年出版的罗马天主教礼仪读经

4.旧约与新约

任何花时间阅读过旧约的人都知道其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旧约与新约有何关联?旧约中的天主与新约中的天主是同一位吗?如果是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两部经典之间的显著差异?

鉴于这些问题本书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特意尝试将旧约与新约整合起来。教宗本笃十六世对这种强调两部经典统一性的做法有过如下阐述:

自宗徒时代以来教会就在其活的传统中通过‘预像法’强调天主的计划在两部经典中的统一性;这种方法绝非随意之举而是植根于神圣文本所记载的事件本身因而涉及整部圣经。预像从旧约中天主的作为中辨识出祂在时期满全时借祂降生成人的圣子所成就的事的预像。因此基督徒是在被钉死且复活的基督的光照下阅读旧约的。虽然预像性诠释从新约的角度展现了旧约无穷无尽的内涵但我们不能忘记正如主亲自所肯定的(谷12:29-31旧约作为启示本身具有其内在价值。因此也必须从旧约的角度来阅读新约。早期基督徒的教理讲授就经常引用旧约(格前5:6-810:1-11。正因如此主教会议的教父们指出犹太人对圣经的理解能帮助基督徒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圣经《上主的话》41

在本书中我们将会多次看到从信仰与理性的视角、通过圣经与传统的透镜来研究旧约最令人振奋的一点在于,预像性诠释确实能开启旧约无穷无尽的内涵。当然,预像法不能是随意的”,而必须源于文本自身所描述的事件与实在。我们将会发现当做到这一点时那句古老的基督教格言就会得到印证:新约隐藏在旧约中旧约在新约中得以彰显。

走进旧约的邀请

带着这些基本的诠释原则我们现在邀请读者走进(或重新走进)旧约那奇妙的世界。我们希望在本《入门》的帮助下读者不仅能更多地了解旧约还能领悟到旧约各书见证了天主救赎之爱的全部神圣教导(《天主教教理》122)这一真理。事实上这些著作蕴藏着关于天主的崇高教义、关于人生的明智训诲以及美妙的祈祷宝藏;救恩的奥秘也以隐秘的方式存在于其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