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教宗教理讲授:愿你们平安(25.10.01)
发布日期:2025-10-02 | 作者:万有真原剪辑:海螺
读经:
若20:19-23
正是那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为怕犹太人,门户都关着,耶稣来了,站在中间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说了这话,便把手和肋膀指给他们看。门徒见了主,便喜欢起来。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嘘了一口气,说:「你们领受圣神罢! 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你们存留谁的,就给谁存留。」
教理讲授全部内容: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上午好!
我们信仰的核心以及希望的所在,都深深扎根于基督的复活。当我们仔细阅读福音时,会发现这个令人惊叹的奥秘,不仅因为一个人——天主之子——从死者中复活了,更在于祂选择复活的方式。的确,耶稣的复活并非声势浩大的凯旋,也不是对仇敌的报复或雪耻。这是一个美妙的见证,见证了即便在巨大的挫败之后,爱也能重新崛起,继续它永不停息的征程。
当我们因他人的伤害而陷入痛苦之中时,愤怒往往是第一反应,想要让伤害我们的人付出代价。但复活的主并没有如此反应。从死亡深渊中走出来的耶稣,没有寻求报复。也没有显耀威能,而是以温柔的临在显示:有一种喜乐能弥合所有伤害,有一种大爱比任何背叛都坚不可摧。
复活的主从来不需重申或强调自己的至高全能。祂向自己的朋友们,也就是门徒们显现,以春风化雨般的温柔,从不强求他们立刻接受。祂唯一的渴望是与他们重新建立联系,治愈他们心底负罪的阴霾。这一点在晚餐厅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门徒因恐惧紧闭门户时,主悄然临现。这一瞬间迸发着非凡的力量:之前为解救深渊的亡灵而亲赴阴府的耶稣,如今穿越恐惧的高墙,带给他们一份无人敢奢望的厚礼:平安。
祂的问候简单而平常:“愿你们平安!”(若20:19)。但伴随着这一声问候的,是一个如此美妙的举动:耶稣向门徒们展示了自己,受难时留下在手和肋膀的印记。耶稣为何要向那些曾否认、并抛弃祂的人展示伤痕呢?为何不隐藏这些痛苦的印记,避免重新揭开那羞耻的伤疤呢?
然而福音记载,门徒看见主,就欢喜起来(参阅 若20:20)。这欢喜的深意是:如今的耶稣已与祂所承受的苦难全然和解。祂心中毫无怨怼的阴翳。这些伤痕不是谴责的印记,而是为了见证一种连背叛都无法磨灭的爱。这些伤痕证明:即使在我们跌倒的时刻,天主从未转身离去。从未将我们抛弃。
因此,主毫无遮掩、毫无防备的显现了。祂不强求,不胁迫。祂的爱从不使人感到羞愧;这平安属于那些因爱而受苦的人,此刻他们终于可以说:一切苦难都是值得的。
而我们却常因骄傲或怯于示弱而掩盖自己的伤痛。嘴上说:“没关系”“都过去了”,但内心却未与那些因背叛而带来的伤害真正和解。有时我们宁愿遮掩宽恕之路的艰辛,既怕暴露(lu)自己的软弱,又怕再度受伤。耶稣却不然。祂将伤痕化作宽恕的印记。向我们表明:复活不是抹消过去,而是将苦难转化为慈悲的希望。
随后,主再次说:“愿你们平安!”继而又说:“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若20:21)耶稣所托付给宗徒的并非权柄,而是责任:成为世上修和的器皿。就像是在说:“若你们这些经历过跌倒与宽恕的人不去宣报天父慈爱的面容,谁还能去宣扬呢?”
耶稣向他们嘘了一口气,赐下了圣神(参阅 若20:22)。这正是那支持祂服从天父、为爱甘愿赴死十字架的同一圣神。从那一刻起,宗徒们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他们必须见证所见所闻的:就是天主的宽恕,扶持,重燃信心。
这就是教会使命的真谛:并非施权于人,而是向那些虽不配却依然被深爱着的人传递喜乐。正是这力量孕育了基督徒团体并使之成长,是男男女女发现了重获新生的美好,并将这份美好传递给他人。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们同样被派遣。主也向我们展示祂的伤痕说:“愿你们平安。”不要害怕向人们展示那被慈悲治愈的创伤。不要害怕靠近那些被恐惧或罪疚感囚禁的人。愿圣神的嘘气使我们也成为和平的见证者,成为超越一切挫败的爱的见证者。
我们今天纪念耶稣圣婴小德兰,她是教会圣师,也是传教主保。她的榜样鼓励我们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旅途中追随耶稣,在世界各地作出喜乐的福音见证。
呼吁
我对来自马达加斯加的消息深感痛心。警方与示威青年之间的暴力冲突,造成若干人丧生、上百人受伤,让我们祈求上主,使人们始终能避免任何形式的暴力,并通过推动正义和共同福祉,来促进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