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式灵修|分辨41
发布日期:2025-10-17   |    作者:文/董泽龙

依纳爵自身的分辨

 

纳爵分辨神类的经验(七)

"两旗默想"中,依纳爵并不期待避静者天真地和单纯地选择基督及拒绝魔鬼,从宗教经验到日常生活(伦理)的实践并不是自动衍生的 而是要回到宗教经验中去确认。

依纳爵不是天真地认为避静者在"两旗默想"中选择基督或魔鬼之后所做的一切决定都可以"愈显主荣",而是邀请避静者在"两旗默想"中去求得恩宠,能被接纳到基督的旗下因此可以追随、效法池:首先是神贫,然后是实贫。这求恩在一个月的神操中超过40次。所以,避静者在"两旗默想"中不是去选,而是求被选。所以分辨神类是求来的,不是我们做完"两旗默想"就会分辨。我们要求主让我们看到这些神类来自哪里。

 

 

接上篇

实在论的启发

1、我们般不会太认真来对待内在的经验。所谓"心理状态",认为情绪起伏是自然的,人也没有什么办法。况且,很多立时的反应,确实就有即时的效果。譬如你大声喝骂一个下属,他就立刻听你很有效,状况立刻就改善了,看来这个办法是可行的因此就不用对内在什么神类花精力了。就算知道是错了,也只留意自己的行为,良心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除此之外就没什么需要再注意了。彻底的实在论牵涉一个信念 就是内在冲突的种种基本上是有源头,灵修生活有责任将之辨认出来。

2、安息象征祈祷,祈祷是回归最真实的自我。主说"你们要昕从我的声音"。因此祈祷反省不但是伦理上的,更是天人关系及神类分辨的。所以,祈祷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去留意及明辨一己及团体的经验、理解、判断及决定在哪。

3、"认识"意味着不止言语上需要"忍",行动也需要"忍";而忍是辛苦的,要去分辨这些神类需要一些修养功夫。而它的前提是内心要有一份"从容",就像一个科学家要有很多时间空间来认识他研究的对象。所以,散步、祈祷及休闲是很需要的而紧张、焦虑、忙碌及压力是认清真相最大的敌人。这里有很多地方可以让我们反省"培育"所看重的是什么。

4、旁观者清:需要同行者及聆听者;按照神操中的"预先声明"(神操22),在人与人的来往中创造及实行一种沟通及信任的文化。

"两旗默想"中,依纳爵并不期待避静者天真地和单纯地选择基督及拒绝魔鬼,从宗教经验到日常生活(伦理)的实践并不是自动衍生的 而是要回到宗教经验中去确认。

依纳爵不是天真地认为避静者在"两旗默想"中选择基督或魔鬼之后所做的一切决定都可以"愈显主荣",而是邀请避静者在"两旗默想"中去求得恩宠,能被接纳到基督的旗下因此可以追随、效法池:首先是神贫,然后是实贫。这求恩在一个月的神操中超过40次。所以,避静者在"两旗默想"中不是去选,而是求被选。所以分辨神类是求来的,不是我们做完"两旗默想"就会分辨。我们要求主让我们看到这些神类来自哪里。

希望你借着这些讲解,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学习多留意自己内的神类。同时,不仅要留意负面的,也要留意那些正面的动向,哪些来自善神的动力及鼓励。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