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院到庇护所:宝血传教修女会向乌克兰难民敞开大门
发布日期:2025-10-03 | 作者:梵蒂冈新闻网马西沃(Christine Masivo)修女
在荷兰的阿尔勒-里克斯特尔,一座曾经容纳数百名宝血传教修女(CPS)的百年古堡,如今成了逃离战争恐怖的家庭的避风港。这城堡曾是一座充满祈祷和赞美诗的总会院,现今已成为难民寻求安全和希望的场所。
在整个欧洲,圣召减少迫使许多修女会出售她们的会院和缩小其规模。但宝血传教修女会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修女们在会祖普凡纳(Francis Pfanner)院长的言语的引导下,“解读时代的讯号”。修女们将她们历史悠久的会院改成流离失所者的避难所。
这一决定呼应了她们热情好客的传统,这一传统可追溯至1914年,当时她们同红十字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接纳了比利时和克罗地亚难民。目前,会院中只剩下15名修女,但她们重新活出了服务的使命。
2022年2月,当乌克兰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修女们祈求得到一个指引。在当地团体和市政府的支持下,她们接纳了第一批40名难民。现今,已有60名乌克兰人居住在会院的两翼。
修女们与拉尔贝克市政府合作为难民服务,确保家庭能安顿下来并适应生活。个人隐私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每个家庭有自己的空间和烹饪工具。母亲们帮著做家务,菜园成了分享的空间,难民和修女们在那里种植蔬菜。青年得到鼓励去发现他们在艺术、音乐、烘培和烹饪方面的才能。普凡纳院长坚持解读时代的讯号,以便她们的使命富有成效,这对今天的修女们而言意义重大。
83岁的米勒(Ingeborg Müller)修女在帮助难民学习英语方面发挥著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融入社会的工具。她说,“这并非易事,但很多人正在进步”。技能培训和共同责任有助于那些背井离乡的人重拾尊严和希望。
然而,希望依然存在。乌克兰人每天与修女们一起为他们的祖国和世界的和平祈祷。米勒修女表示,“这所房子曾是祈祷的场所,现在是生存和希望的地方,也是他们如今称之为家的地方”。这使命并非没有挑战。会院老旧亟需修缮,交通仍然是其中一个主要困难。对一些家庭来说,适应团体生活并非易事。
尽管存在这些障碍,但空气中弥漫著感激之情。乌克兰人与修女们一起为和平祈祷,构建一个与信仰和坚韧有关的团体。“难民的感激之情使修女们的使命得以延续”。这座大型的会院,曾经充满了歌声和赞美诗,现在回荡著欢笑、感激和希望的声音。
链接网址:www.vatican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