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人物:多默
发布日期:2025-10-08 | 作者:李建刚一、多默是十二宗徒之一(若20:24)。多默这一名字最初是一个称号,在基督教传统中逐渐演变为人名。它来源于阿拉美语“תְּאוֹמָא”,意为“孪生子”,在《若望福音》中三处(参11:16;20:24;21:2)被翻译为希腊语“δίδυμος”。在犹太地区,该名字在铭文中仅有一次出现的记录(Maon会堂地砖马赛克,6-7 世纪)。
二、在对观福音中,多默位列宗徒名单中间的四人小组。作为耶稣的门徒,他仅在《若望福音》中有较突出表现(参11:16;14:5;20:24-28;21:2)。在此,他成为一种典型形象,表现出从不理解与怀疑到信仰的转变。在11:16节中,他作为门徒发言人,表达愿意随耶稣赴耶路撒冷赴死的决心。在14:5节中,他代表门徒询问耶稣的去向。在20:24-28节中,为“疑惑的多默”专门设置了复活节叙事,因为他未参加首次复活后的“十一位宗徒”聚会。这里他明确被认定为十二宗徒之一(通常唯有叛徒犹达斯有类似标识),并在与复活的耶稣个人接触中克服了信仰上的怀疑。通过对耶稣的宣认——“我主,我的天主”(20:28)——他代表所有后复活时代的信徒接受复活主的祝福,赐福于“未见而信的人”(20:29)。在补遗章节21:2中,他在宗徒名单中仅次于西满伯多禄,位列第二。
三、基督教传统认为多默负责埃德萨(Edessa,今土耳其东南部的Urfa附近)的福传工作,作为该地的原始宗徒。他的遗物自早期基督教时期起即受到崇敬。作为北叙利亚基督教的传奇共同创立者,他在当地享有特殊地位(如Egeria的《圣地朝圣记》19:2节中提及访问其墓地)。埃德萨既是其崇敬中心,也是多种伪经文本的起源地,包括多默大事录以及多默福音。多默在诺斯底派圈子中尤受重视。基于“孪生子”的称呼,他被视为犹大·多默(Judas Thomas),是主的兄弟雅各伯的兄弟,从而成为耶稣的孪生兄弟。在伪经文献(主要为多默大事录、多默福音、《多默运动者之书》)中,他因而成为接收秘密启示言辞的特别合格人物。多默福音(2 世纪下半叶)收录了114条格言;多默大事录—作为宗徒传记—模仿耶稣生平,甚至描述其在印度殉道(被长矛刺死)。这一非正典传统塑造了多默将福音从波斯传至印度的传奇。在《黄金传奇》中,他在印度的事迹占据大量篇幅。“多默基督徒”将印度基督教的起源归于此传统,但历史真实性存疑。尽管多默在文化和宗教史上影响广泛,但关于他的历史可靠资料极少。自5 世纪起,他常以对耶稣复活的怀疑形象出现:他要求将手放入耶稣的伤口才肯相信。在君士坦丁堡有多座教堂奉献于多默。自1365年起,他的遗物在普拉托大教堂中受敬奉。
在5世纪以来的宗徒图像中,以及中世纪尤其在意大利艺术中,多默常以伸手触摸耶稣伤口的姿态出现,15世纪后日益成为艺术表现的重要题材。直至近代(如恩斯特·巴尔拉赫《重逢基督与多默》,1936 年),多默仍是常见题材。因其传说中的木匠身份,多默被视为建筑工人、建筑师和测量师的守护圣人。他的怀疑与耶稣的赐福(20,29)使他成为神学家及眼疾者的守护者。他的节日为每年7月3日。早期还有所谓“多默日”(12月21日,冬至最短日),伴有多种民间冬季占卜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