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宗教自由绝非可有可无,而是公正社会的基石
发布日期:2025-10-11   |    作者:梵蒂冈新闻网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良十四世10月10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接见了援助苦难教会基金会的代表。他在讲话中表示,针对不同宗教团体,其中包括基督信徒团体的敌视和暴力日益增长。

援助苦难教会组织于1947年成立,旨在应对战后时期的苦难。教宗提到该基金会的使命时说:“我们不遗弃我们受迫害的弟兄姊妹。”圣保禄在书信中提醒我们:“若是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都一同受苦。”(格前十二26)

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是一项基本原则,“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真理、意义,以及与他人和天主的共融”。这种渴望来自我们内心深处,这使自由地表明信仰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一种基本要素。

“宗教自由根植于人性尊严。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的,有著与生俱来的理智和自由意志,宗教自由让个人和团体能寻求真理,将真理自由地生活出来,且公开地为真理作见证。为此,宗教自由是每个公正社会的基石,因为它保护了良知得以形成和实践的道德空间”。

教宗良十四世接著指出,宗教自由“不只是一项法律赋予的权利或政府给予的特权”,更重要的是,它构成了“真正修和的支柱”。在这种自由被剥夺时,就剥夺了人类回应“真理召唤的机会”,导致维系团体的道德和精神纽带逐渐瓦解。教宗良引用方济各教宗的话说:“在没有宗教自由的地方,或者在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不尊重他人意见的地方,就不可能实现和平。”

另外,教宗良十四世回顾了教会对宗教自由的不懈捍卫。梵二大公会议《信仰自由》宣言表明,在各国的法律和制度中,宗教自由应得到承认。

援助苦难教会组织寻求“促进宽恕与修和”,陪伴教会,在教会有需要的地方、受到威胁或遭受苦难的地方“发声”。教宗说,援助苦难教会基金会编写的宗教自由报告为那些没有宗教自由的人作见证和发声,揭示了许多人常常隐藏的痛苦。

教宗说,修建圣堂、资助修女、提供广播电台或代步工具:所有这些都是“加强教会生活”及社会的“精神和伦理道德”结构的行动。基金会提供的援助,尤其是对最脆弱的少数群体的帮助,使基金会的成员成为真正“缔造和平的人”。

中非共和国、布基纳法索和莫桑比克,以及教宗“有幸”服务的秘鲁奇克拉约教区,这些地方的当地教会都通过这个宗座基金会成了社会和谐与友爱的“鲜活标记”,它们向世界展示了“不一样的未来是可能的”。

链接网址:www.vaticannews.cn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