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祷 | 什么使心灵洁净、圣洁?
发布日期:2025-10-13   |    作者:玛迪

                       什么使心灵洁净、圣洁?

 

 

默想:主耶稣是否在你的餐桌上受到欢迎?你准备好与祂同席享用盛宴了吗?一位法利赛人听完耶稣的讲道后,邀请他共进晚餐,毫无疑问,因为他想进一步聆听这位非凡之人的讲道,因为这位非凡之人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宣讲天主的话语。拉比在晚餐时教导他人并非罕见。然而,耶稣却做了一件冒犯主人的事。他没有在开始用餐前进行洗手的仪式。耶稣是忘记了,还是故意行一个神迹来向主人揭示什么?耶稣反驳了主人的话,斥责他内心不洁。

 

是什么使心灵洁净圣洁?

 

对天主来说,哪个更重要——洁净的手,还是洁净的心灵和思想?耶稣斥责法利赛人怀有邪恶的思想,这些思想使我们的灵性不洁——例如贪婪、骄傲、苦毒、嫉妒、傲慢等等。为什么祂要敦促他们,也敦促我们施舍呢?当我们慷慨地给予有需要的人时,我们表达的是爱、同情、仁慈和怜悯。如果内心充满爱和同情,就不会有嫉妒、贪婪、苦毒等等的余地。你是否让天主的爱改变你的心思意念,以及你对待近人的行为?

 

在今天的福音经文中,我想强调两点。首先,耶稣生活和行动中蕴含着巨大的自由。显而易见,祂不娶不嫁,也不受世俗的尊重或虚伪的外交手段所左右。在与听众交谈时,祂并非“谨慎”。祂并非那种不惜一切代价想要交朋友的人。恰恰相反。显然,在像今天经文中那样的日子里,祂最终的结局与现在一样:被钉在十字架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孤独。但耶稣没有在困境面前退缩,也没有惧怕为真理作见证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自由是天主赐予我们每个人的伟大礼物,是真正的珍宝。我们可以选择将其作为我们人格的支柱,或者将其浪费,去迎合他人,总是说我们该说的话,去追求他人的欣赏而不是为天国作见证。

 

从这里开始,我想表达的第二点就非常清晰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就像我们与天主的关系一样,必须超越形式,超越仅仅遵守一系列“社会”、“既定”、“普遍接受”的规范。它必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系,一种源于我们个人对自身行为的信念的关系。耶稣批评法利赛人的世界,他们与天主的关系建立在对那些无法触及内心的正式、外在规范的细致和一丝不苟的遵守之上。如果我们心中充满仇恨、报复和嫉妒,那么饭前洗手(对法利赛人来说)、周日去做弥撒(对基督徒来说)就毫无意义。如果我们鄙视那些与我们想法不同、感受不同、说着不同语言、或属于不同团队、国家、宗教、政党等的兄弟姐妹,也毫无意义。

 

我们将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是天主的儿女,自由地生活,宣扬天国的福音,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友爱、更加美好的世界。一个天主所期望的世界。

主耶稣,求祢以祢的爱充满我,加增我对圣洁的渴求。求祢洁净我心中一切邪恶的念头和欲望,帮助我行善行义,与邻人说爱心的话。

 

 

早期教父的每日箴言: 仁慈之举是施舍的典范。希波的奥古斯丁,公元 354-430 年

 

“我们的主说:‘你们施舍吧,看哪,一切在你们看来都是洁净的。’这句话适用于所有有益的仁慈之举。它不仅适用于施舍饥饿者食物、口渴者饮水、赤身裸体者衣服、款待行路者或庇护逃犯的人。它也适用于探望病人和囚犯、救赎俘虏、承担弱者的重担、引导盲人、安慰悲伤者、医治病人、指引迷途者正路、劝导迷途者以及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切所需之物的人。不仅施舍者施舍,宽恕过犯的人也施舍。通过殴打或其他惩戒来纠正和约束其手下的人,也是施舍者。同时,他也从心底宽恕那些使他受到冤屈或冒犯的罪过,或祈求宽恕那些使他受到冤屈或冒犯的人。施舍是帮助罪犯的。这样的人施舍,不仅因为他宽恕和祈祷,也因为他责备和施行矫正性的惩罚,因为他在此展现了仁慈……施舍有很多种。当我们施舍时,我们有助于获得自身罪孽的宽恕。” (摘自《手册》19.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