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祷 | 我来是要把火扔到地上
发布日期:2025-10-21 | 作者:玛迪我来是要把火扔到地上
默想:你愿意为天主而燃烧吗?耶稣宣告祂要降下烈火,使地上分裂而非和平,这令祂的门徒震惊。耶稣这里指的是什么样的火呢?
是天主洁净的爱和洁净之言的火
圣经时代,火的形象常常与天主以及祂在世上和祂子民生活中的作为联系在一起。天主有时会用火来彰显祂的同在,例如天主借着旷野中燃烧的荆棘向梅瑟启示,这荆棘没有被火烧毁(出埃及记3:2)。天主向希伯来人保证,祂会在旷野中持续同在、引导和保护他们四十年(出谷记13:21-22)。先知厄利亚呼召天火降下,彰显天主的同在和大能,并洁净百姓,使他们远离偶像(列王纪上18:36-39)。火的形象也被用来象征天主的荣耀(以西结书1:4, 13)和圣洁(申命记4:24),祂的保护(列王纪下6:17),祂公义的审判(匝迦利亚书13:9)以及对罪恶的圣洁愤怒(依撒意亚书66:15-16)。
火也是圣神临在和能力的标志和象征。洗者若翰说,耶稣会用圣神和火来施洗(玛窦福音3:11-12和路加福音3:16-17)。五旬节,当圣神降临在门徒身上时,有“舌头如火焰”出现在他们的头上(宗2:3)。我们从旧约和新约圣经中都可以看到,天主的火净化我们,使我们洁净(罪孽被洗净)和圣洁(配得向祂献上蒙悦纳的赞美和敬拜),并激发我们对天主和祂圣言的敬畏(在天主面前敬畏)和尊重(顺服天主,并给予天主应得的)。
忠诚使人合一,分裂使人分离
耶稣为什么将天火与地上代价高昂的分裂联系起来?他是否期望他的追随者从字面上理解他所说的“父与子,子与父,母与女,女与母”?还是他有意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来强调跟随他的选择和代价高于一切?耶稣使用了典型的希伯来夸张手法(一种使用强烈语言和夸张来强调的修辞手法)来强调一个重要的教训。当我们想要非常强调某件事时,我们常常会这样做。然而,耶稣的夸张手法确实包含了一个真正的警告,即福音信息确实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后果。
当耶稣谈到家庭内部的分裂时,他很可能想到了弥迦的预言: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弥迦书7:6)。基督教的本质是对耶稣基督——天主的儿子和世界的救主——的忠诚,这种忠诚高于所有其他的关系。天主的爱驱使我们选择谁将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据首位。将任何关系(或其他任何事物)置于天主之上都是一种偶像崇拜。
你最先爱谁?
耶稣挑战他的门徒去省察他们最先爱谁。真正的门徒爱天主胜过一切,并愿意为耶稣基督放弃一切。耶稣坚持要求门徒对他表现出唯独对天主才应有的忠诚,这种忠诚高于配偶或亲人。如果想到家人和朋友,阻止我们去做天主希望我们做的事,他们就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敌人。耶稣基督的爱是否激励你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以天主为先(格林多后书 5:14)?
福音信息对于那些寻求赦免、平安和丰盛生命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这些都是天主通过他的儿子耶稣基督赐予我们的。耶稣赐予相信他的人真正的自由——脱离罪恶、撒旦以及仇恨和邪恶压迫力量的奴役,这些力量会摧毁我们的身心和灵魂。你是否聆听你救主的声音并信靠他的话语?将你的道路交托给他,遵守他的话语,你必在主你的天主里找到真正的平安、喜乐和幸福。
不是和平,而是剑
耶稣基督不是和平之君吗?祂来到世上,不是为了使我们与天主和好,使我们彼此和好,不是为了宽恕,不是为了通过爱的诫命来更新我们的关系吗?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今日福音中如此严厉、看似与这些理想相悖的表达呢?
事实上,这里并非矛盾,而是一个深刻的逻辑。耶稣将我们置于一个深刻的抉择面前:选择祂为主和默西亚,让祂和跟随祂成为我们生存的真正轴心。这是一个彻底的抉择,因为它不容许半途而废:如果我们不选择祂,就是拒绝祂。这是一个信仰的选择,但它却体现在我们生存的所有基本层面:我们与近人的关系,我们自觉且警醒的生存,我们的责任感以及我们乐于服务的意愿。所有这些都表达了我们聆听并接纳降生成人的圣言的态度,也就是祂的位格。这个抉择是彻底的,因为最终,所有这些态度都归结为一个: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正是耶稣所做的:将生命奉献给他的天父,也奉献给他的弟兄姊妹的益处,最终以一场必然带来紧张和痛苦的“洗礼”而告终: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是战胜罪恶和死亡本身的全然之爱的净化之火。
耶稣并非一位“软弱”的导师,他来给我们带来糖分,虚假地甜化人生的艰辛。事实上,通过美化我们对祂的形象,我们是在歪曲祂和祂的讯息。耶稣,这位导师和默西亚,是一位坚定果断的人,这需要我们做出艰难的放弃。耶稣选择十字架之路,不回避人生中最严酷、最黑暗的层面,不回避罪恶和疏远天主的后果,他将这些放弃变成了自己的放弃,这些放弃意味着拒绝那些每天都被如此坚持地灌输给我们的虚假的救赎之路:仅仅享受生活是唯一可能的善,以及随之而来的财富、自私、排斥“他人”,以及必要时将暴力作为有效的防卫和自我肯定手段。正如耶稣和基督教有一种柔和(且虚假)的形象,试图通过一种不可能的和平主义来避免一切冲突,同样也存在着一种柔和的和平主义,即哲学家穆尼埃E. Mounier所说的弱者的和平主义,在“反对战争”、“我不想杀戮”和“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和平”的背后,发出颤抖的声音:“别杀我”和“不惜一切代价夺走我的生命”。在这里,和平或多或少意味着“别管我”,意味着我不准备为任何事情献出生命。
如果耶稣是和平之君,那么祂无疑以另一种方式体现了这种宁死不杀的宁静精神,正如穆尼埃所说的强者的和平主义。因为愿意为真理和良善献出生命,意味着拥有坚强的精神和做出艰难抉择的能力,即使这会引发冲突,并危及自身的平安与福祉。基督在谈到分裂以及祂降临人间要带来的利剑时,他今天谈论的正是这些冲突。选择信仰,决定追随祂走到最后,往往意味着逆流而上,招致周围人的敌意,因为这样的决定同时也是一种难以承受的谴责。
耶稣今天谈论烈火、刀剑和分裂,这很自然。祂呼召我们获得至高无上的自由,使我们能够做出信仰的抉择,这抉择常常意味着与周遭环境决裂,甚至要面对最亲近之人的敌意。但这个抉择并非对他们不利,而是对他们有利,因为选择耶稣高于一切,我们便与罪断绝关系,净化我们爱的能力,并结出通往永生的圣洁果实。
主耶稣,愿祢爱的火焰吞噬我,改变我的生命,使我真心渴慕与祢同在的生命。求祢以圣神的能力充满我,使我常常寻求祢的喜悦,遵行祢的旨意。
早期教父的每日名言: 福音之火和圣神的洗礼,亚历山大的西里尔(公元 376-444 年)
我们坚信基督所发出的火是为了人类的救赎和益处。愿天主赐予我们所有人的心都充满这火。这火是福音的救赎信息和其诫命的力量。我们曾因罪孽和对那位本质上是真正的天主的无知而冰冷死亡。福音点燃了我们所有人在世上敬虔生活的火焰,使我们心灵火热,正如圣保禄所说(罗马书12:11)。除此之外,我们也领受了圣神,祂在我们里面如同火一般。我们已受了火和圣神的洗礼。我们从基督对我们说的话中学习了道路。听听祂的话:“我实在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神生的,就不能见天主的国”(若望福音3:5)。受天主默示的圣经习惯于有时将神圣的话语以及圣神赋予我们生命的功效和能力称为火。心灵火热。” (摘自《路加福音注释》第 94 篇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