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17) 两大学派及一个奇工
发布日期:2025-10-21 | 作者:意鸣子教父(17)
两大学派及一个奇工
文:文祖贤神父
译:姚子汶

滨海凯撒利亚学派(School of Caedarea Maritima)。公元231年,由于德默特琉主教(Bishop Demetrius)并不友好,奥力振(Origen)离开埃及的亚历山大,并定居在滨海凯撒利亚,即巴勒斯坦。在那里,他创办了一所学派,并和长老潘菲洛斯(Pamphilus)建立了当时规模最大的教会图书馆,藏有三万多份手稿。在图书馆附属的书写室(scriptorium)里,奥力振负责监督圣经的抄写工作。
后来被宣布成为教父的学者们,都来到凯撒利亚学校学习,包括:热罗尼莫(Jerome)、额我略留斯(Gregory Thaumaturgus:神工,因所行的奇迹而得名)、欧瑟比(Eusebius of Caesarea),以及卡帕多细亚(Cappadocians),当中包括:巴西略(Basil the Great)、额我略尼撒(Gregory of Nyssa)和额我略欧斯(Gregory of Nazianzus)。
安提约基学派(School of Antioch)。一些学者认为,奥力振过于强调《圣经》的隐喻,因此卢奇安(Lucian of Samosata)在安提约基(今天的叙利亚)创立了另一个学派,更加着重经文的字面意义。
凯撒利亚学派受到柏拉图(Plato)的启发,因此是理想主义的和纯理论的,而安提约基学派则受到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影响,因而更现实的和实用的。
凯撒利亚的学者们,所研究的是圣经中基督的类型或形象(参阅《天主教教理》第117及1094点)。因此,对他们而言,圣经中有许多奥秘需要挖掘。另一方面,安提约基的学者并不认为每句话都是基督的预象。
凯撒利亚学派也强调基督内人性与天主性的结合,而安提约基学派则强调人性与天主性的区别。安提约基学浱后来影响了奈斯多利(Nestorius)的异端思想,他认为并传播了基督有两个位格——一个是人性,另一个是天主性——之异端。
神工额我略留斯(Gregory the Wonder-worker)。如先前所述,额我略留斯是早往凯撒利亚学校,去聆听奥力振授课的学者之一。额我略约莫在公元213年,出生于一个高尚的异教徒家庭。「他的兄弟阿忒诺多洛(Athenodorus),在他们一位导师的建议下,两人急忙到贝鲁特的法律学校学习法律,该学校是当时希腊五大名校中四个著名学院之一。此时,他们的姊夫获任命为巴勒斯坦罗马总督的陪审员;因此,年轻人有机会护送他们的姐姐到巴勒斯坦的凯撒利亚。抵达后,他们得知亚历山大学派的校长、著名学者奥力振就住在那里。好奇心驱使他们去聆听这位大师的教诲,并与他进行交谈。很快地,两名青年就忘掉了贝鲁特和罗马的法律,反而将自己交给这位伟大的基督宗教导师。奥力振逐渐赢得了他们对基督宗教的信仰。」(《天主教百科全书》St. Gregory of Neocaesarea. New Advent)
当他们即将离开凯撒利亚时,额我略写了一篇《感恩奥力振⋯⋯》(Eis Origenen...prosphonetikos),是一篇告别前的致谢讲词,介绍奥力振的神学方法与教学法。
额我略成为了他故乡凯撒利(Neocaesaria)本都(Pontus)。他到处宣讲福音,直至去世时,本都大部分人都已成为基督徒。据悉当他开始传教时,凯撒利亚只有17名基督徒。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异教徒也只有17人。我们没有关于他所行的神迹或奇事之细节,但从结果也可以看出他一定做了许多工作。
神工额我略留斯也是较早前提到卡帕多细亚教父(Cappadocians Fathers)的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