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中的神学思想
发布日期:2025-10-24   |    作者:圣言童牧

 

导论

 

路加福音有自己的神学思想重点,当中最重要的是有关耶稣的身份,他既具备先知的特点,但是不止于先知,更是默西亚,而这默西亚所带来的,又超越当时人所想的。另外,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死而复活以至升天,又为我们揭示天国的奥秘,与现世完全相反。

 

另外,福音特别强调祈祷,耶稣不只是教导人们要祈祷,他本身就是一个祈祷的人。在他福传的关键时刻,路加都特别指出耶稣在祈祷中寻求天父的旨意。耶稣是一个祈祷的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也在向天父祈祷。

 

  1. 基督

 

福音里,耶稣最根本的身份是基督,旧约所预言的默西亚。作为基督,他出生在达味之城白冷(路2:5),要继承达味的宝座(路1:32),是启示异邦的光明(路2:32)。耶稣的生平应验了旧约对于基督的预言,所以路加圣史多次说旧约的“记载”都在耶稣身上应验了。耶稣自己也在复活之后总结说,所有梅瑟、先知和圣咏关于他的预言都要实现(路24:44-46),基督十字架的救恩就是旧约的预许。基督的身份还表现在以下几个头衔上。

 

  1. 天主子/达味之子

 

与天主同在的圣子

圣母领报时,天使说她要生的孩子是天主子,他要继承达味的御座(路1:30-33)。在这一点上,路加与第四部福音一样,两者都说天主子耶稣在起初就已经存在,他与天主同在(若1:1-2),当然圣史若望对此的讲述更为直接,而在路加笔下,就由天主父说明耶稣天主子的身份。耶稣受洗后,在祈祷时,圣神降在他身上,有声音从天上说:“你是我的爱子”(路3:22)。这句经文出自圣咏2:7。圣咏2是关于达味王权的,该篇圣咏说天主已经祝圣他的儿子为君王,并把统治万民的权柄赏赐给他。这句经文表示耶稣就是将要继承永恒王位的达味之子,他是天主子。

 

由天主选定

路加也在福音的开始时力证耶稣的达味之子身份。他说圣母许配给了达味的后裔若瑟(路1:27),因此当凯撒登记人口时,圣母和圣若瑟都必须返回到白冷,那是达味之城(列上16:1)。当耶稣诞生时,天使也告诉牧人说在达味城中,一位救世主诞生了,他是主默西亚(路2:11)。因此耶稣是达味之子,王权的继承人。虽然说王权是世袭的,但是继承人也是由天主选定,经天主的司祭傅油的。撒罗满如此(列上1:1-40),天主子耶稣也是如此,因为圣神降临到他身上时,他就受了圣神的傅油。

 

被钉死的君王

耶稣是天主所立定的君王,但是他在加里肋亚的福传并没有反映他君王的身份,也没有被冠以君王的称号——“主”,因为他还未曾踏足君王的城市,耶路撒冷。所以他被称为“主,达味之子”是在快要进入耶路撒冷之前,在耶里哥被一个瞎子这样称呼的(路18:35-43),这也代表众人以为天主国马上就要实现了(路19:11-12),所以在他进入耶路撒冷时,人们就以君王的仪式欢迎他进入耶路撒冷(路19:38)。不过,颇具讽刺的是,这位真正的君王在君王的城市的结果是被钉死,而且他十字架上的罪状牌说他是犹太人的君王(路23:38)。

 

不是现世的君王

当然天主把这位君王从死亡中复活了,他将要坐在父的右边审判万民。路加这样的编写,是因为耶稣不是现世的君王,他不会像达味一样建立一个现世的王国,尽管众人都希望这样,其实,当伯多禄宣认耶稣是默西亚后,耶稣立刻预言了自己将会受难。但是他并没有说默西亚会受难,他说“人子”将会受难(路9:18-22)。耶稣在此处用“人子”,而不用“默西亚”是为了指明他不是人们期待的默西亚君王,他是一位受苦的默西亚。他以自己的十字苦难开始的王国,是永远不会终结的天主的国度。

 

推迟的王权

耶稣同时也是天主所喜爱的仆人(路3:22;依42:1),就像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那样。所以他首先要以先知的身份,向人们宣讲天国的福音,只有等到在耶路撒冷被钉时,他才显示出他君王的荣耀;他也从死者中复活,坐在天父的右边,继承了天主所许诺的永恒国度。耶稣君王推迟的王权也与达味君王推迟的登基一样。先知撒慕尔为达味傅油后,少年达味并没有立刻成为君王(撒上16:1-13)。相反他是经历多年的磨难和战争后才登上王位的(撒下2:1-4)。我们分享基督君王职位的教友也是一样,我们先要像耶稣一样为天主的正义而生活,在末日我们就可以分享基督君王的荣耀和他的永恒国度。

 

  1. 救世主

 

圣神傅油

这是一个路加福音特有的耶稣头衔,但是福音只有一次用这个头衔来指耶稣:今天在达味的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主,他是主默西亚(2:11)。救世主这个头衔常常被用在现世的人们认可的英雄身上。在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人们认为凯撒是救世主,因为他给人们带来了安定的生活。也有些哲学家被认为是救世主,因为他们的学说有时可以帮助人释放心灵,度一个快乐的生活。在旧约里,天主是以民的救世主(依45:15),不过以民历史上的英雄也会被称为救世主,比如说若苏厄和其他的民长。他们是被天主选派,领导以民抵御外族的。福音里,耶稣的救世主身份超越了当时的这种概念。为了指明耶稣救主的不同,路加特别说“他是主默西亚”(2:11),他是受过天主圣神傅油的救世主。

 

卑微弱小者最宝贵

从达味的后裔中,天主立定了耶稣来拯救以色列,他把人从病魔和痛苦中解救出来。他的救恩不只限于人们的肉体,更给人以尊严和内在的平安,把人们带进天主的亲密关系中。所以在耶稣内,人们得到了天主的救恩:瞎子看见,瘸子行走,癞病人得到洁净,聋子听见,死者复生,贫穷卑微的人听到了喜讯(路7:22)。基督内的救恩与现世君王不同,他的救恩肯定了卑微弱小者的价值。这些被社会所遗弃的人,在基督的救恩里却成了最宝贵的(路19:10),以致天主子要以自己的生命来向他们展现天主的仁慈(路6:36)。福音多处都描述了天主救恩的这个特质,比如荡子比喻中的老父亲表明天主是富于慈悲,乐于宽恕的(路15:11-32)。天主的救恩就表现在这个老父亲身上:他在等待并欢迎悔改的浪子,并肯定他儿子的尊贵。遗失的羊和钱的比喻则表明仁慈的天主是多么渴望罪人的悔改(路15:4-10)。这些比喻告诉穷人和罪人他们得救的喜讯,而这也是天主派遣耶稣所要完成的使命:他要向人们宣布天主的恩慈之年(路4:19)。

 

  1. 基督的第二次来临

 

天国已经临在

在今世的终结时,基督会再次来临(宗1:11)。耶稣有关末世的言论,指明人子将要带着威能以及莫大的光荣乘云而来(路21:27),那时将会有天上的异兆(路21:25-27)。路加的这些经文与马尔谷福音基本一致,但是如果比较一下两者的不同,我们可以发现马尔谷说基督很快就会再来,而路加则暗示基督的再来不会很快发生。比如马尔谷福音里,耶稣跟他的门徒说他们中的几个在未尝到死以前,必要看见天主的国带着威能降来(谷9:1)。但是路加把这一段经文做了修改,他只说他们中的几个在未尝到死以前,必要看见天主的国(路9:27)。路加在此省略了:带着威能降来,暗示他们不会看到基督的第二次来临,因为天国已经临在于耶稣和门徒的福传使命中了,福音的几处经文就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当耶稣派遣门徒出去宣传福音时,他要门徒医治病人,并告诉人们天主的国临近了(路10:9);耶稣自己也说他的驱魔就是天国临在的证明(路11:20);在谈论天国时,耶稣说他就是天国的临在,天国就生活在我们中间(路17:21)。

 

等待圆满的救恩

另外,路加在马尔谷福音的基础上加了一句话:“这些事开始发生时,你们应当挺起身来,抬起你们的头,因为你们的救援近了”(路21:28)。所以对圣史路加来说,世界的终结是救恩的时刻。相信耶稣固然是救恩的开始,但是教友需要等到末日,才能体验到圆满的救恩。光荣的救主在今世的终结时会再次来临,把所有跟随他的人带进完全的救恩。我们需要时时都为救主的再次来临做好准备,就像12:15-48中的比喻所教导的那样。

 

愚蠢富人的比喻(路12:16-21)指出每个人在去世时都要面对天主的审判。这意思也见于其他经文,比如富人和拉匝禄的比喻(路16:19-31)和十字架上悔改的强盗(路23:42-43)。这些经文表示路加在某种程度上,把今世的终结与个人的离世联系起来了。换句话说,一个人的逝世,对于他本人来说就是今世的终结。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面对死亡,所以我们都需要反省自己对人生的态度,特别是在对待钱财。当然,这个世界终将会过去,基督会再次来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期待中,并为此准备。所以,我们在每天的弥撒当中都会在祝圣饼酒后欢呼:“基督我们传报你的圣死,我们歌颂你的复活,我们期待你光荣地来临。”

 

人人都应该醒悟

因此,基督的救恩有现世性和末世性,我们在今生就已得到救恩,但是要等到将来基督再来才会得到圆满的救恩。这是基督的教导(路21:25-27)。教会从开始到现在都在热切地等待基督的再来。但是福音并没有指出基督再来的确切时间点,第12章的醒悟劝言,暗示基督不会即刻再来,所以人人都应该醒悟,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来准备基督的来临。教会也遵循基督的教导,在等待的同时,积极地宣扬耶稣开始的天国的福音。

 

  1. 先知

 

路加把耶稣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加以描述。比如耶稣就像当时的犹太拉比那样教导众人(路4:31-6:49),但是读者很快就意识到, 耶稣超越了拉比的角色,因为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先知(路7:16),好像犹太历史上的先知那样(路9:19)。人们对耶稣的这种认识是基于他有先知一样的治愈能力。

 

突出先知身份

对于路加来说,耶稣的先知身份非常重要,为此他把耶稣在纳匝肋会堂讲道的那段经文(路4:17-30)移到了耶稣公开传教的开始。根据另外两部对观福音,耶稣是在公开传教一段时间后才到了纳匝肋的会堂讲道的(玛13:53-58;谷6:1-6)。耶稣在会堂里诵读依撒意亚先知书,并告诉众人这预言在他身上实现了。但是纳匝肋的人们都认识耶稣,他们知道他是若瑟的儿子,所以他们要求耶稣行一个奇迹,就像他在葛法翁那样,以证明他是先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人们的这个要求(路4:23)很奇怪,因为根据路加福音,耶稣刚开始公开的传教活动,他还没有去过葛法翁行奇迹。可见,路加把这个事件移到了耶稣公开活动的开始,这是为了突出耶稣的先知身份。

 

大于旧约的先知

耶稣没有应纳匝肋人的要求而行神迹,相反,他说先知在本乡不会受到欢迎,并且以旧约的先知厄里亚和厄里叟为例,指出他们受天主的派遣到外邦人那里,为外邦人行奇迹。这番言论引起了纳匝肋人的反感,以致要把他推下山崖。这正好证实耶稣的话语:没有一个先知在本乡是受悦纳的。作为一个先知,耶稣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反对,最终如先知般丧命。在耶稣复活后,路加借两位门徒的口指出耶稣是“一位先知,在天主及众百姓前,行事说话都有权力”(路24:19)。路加的这种前后对应的写法,表明耶稣一生都是一位先知。不过先知耶稣的死亡带给外邦人的福音,要远远地超越厄里亚和厄里叟为外邦人所作的,因为不只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要成为天主的子女,而是所有人都得到天主的救恩。

 

其实,福音有多处经文都表明了耶稣的先知身份。比如,耶稣的出生和撒慕尔先知类似(撒上1-2章)。像圣母一样,撒慕尔的母亲亚纳怀孕也是天主恩赐的神迹,她也为了上主的这个神迹而感谢赞美天主。亚纳的谢词颂和圣母谢主曲有很多相似之处(撒上2:1-10;路1:46-55)。仔细比较新旧约这两段经文,我们可以发现路加是把耶稣当成一位先知来描写的。

 

在他的公开生活中,耶稣也像旧约的先知一样,为有需要的人治病驱魔,劝导人们悔改,按照天主的旨意生活。他的先知性既表现在言语上,也表现在行为上。作为先知,他的话语有大能力:赦罪(路5:20),祝福(路6:20-23),因为他的话,伯多禄捕到很多鱼。他为人们驱魔(路4:31-37),治病(路4:38-39),也能复活死人(路7:11-17)。7-11-17复活纳因城寡妇的独子神迹是路加独有的。显然,这个神迹与厄里亚复活匝尔法特寡妇的独子相应(列上17:17-24),耶稣周围的人也都为了纳因城的神迹而称耶稣是位大先知。

 

先知的命运

耶稣遭受的迫害和死亡也让人想到旧约的先知。许多旧约的先知都遭到了人们的反对和迫害,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耶稣早已知道自己将会像先知一样被迫害致死,他说“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你屡次残杀先知,用石头击毙那些奉命到你这里来的人”(路13:34),他也曾三次向门徒预言自己必须在耶路撒冷被钉死。耶稣心甘情愿地走上了十字架,他的牺牲向人们展示了天主的仁慈,向万民开启天国的大门。

 

圣神的临在

作为先知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圣神的临在。受洗后,耶稣在祈祷时,圣神就降临在他身上(路3:22),他又受圣神的带领到旷野接受魔鬼的试探(路4:1,14)。其实耶稣整个福传使命都有圣神的临在,两位去厄玛乌的门徒在回顾耶稣的一生时,也认为他是一位充满圣神的先知(路24:19)。作为先知,耶稣的诞生开始了一个新的先知时代。就像岳厄尔先知说的:“你们的儿子们和你们的女儿们要说预言……,甚至在奴仆和婢女身上,我也要倾注我的神”(路3:1-2),所以洗者若翰在母胎就充满了天主圣神(路1:15),依撒伯尔在见到圣母时也充满圣神(路1:41),圣母更是由圣神而怀孕(路1:35)。围绕耶稣的诞生还有其他的先知性人物,比如匝加利亚(路1:68-79),西默盎(路2:25-27),亚纳(路2:36-38)。这些人组成了一个先知性的团体,在圣神的推动下,成全耶稣的福传使命。

 

教友也有先知职

这个先知性的团体在耶稣的门徒身上得到传承。当门徒聚集在一起领受了天主圣神时,他们都说起奇妙的话来。不同的是这个新的团体是耶稣亲自建立的,他不仅是一个充满圣神的先知,他更是以色列的救援,是天主之子(路1:35),他带来了天主全然的救恩。所以这个先知性的门徒团体是拥有天主救恩的团体,充满圣神,具先知的能力,要把天主的救恩传扬出去。根据教理第783条,每位教友也通过洗礼分享耶稣的先知职,因此我们应该凭着信德为基督作证。

 

2) 天国

 

路加福音31次提到天国,可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天国是指天主完全的统治。对于路加圣史来说,天国已经临在耶稣的福传活动中了(路17:20-21),只是天国的完全实现还要等到今世的终结,基督再来的日子(路21:31)。那时,基督将要判决那些拒绝天国的人。

 

悔改才能入天国

以民一直相信天主是他们的君王,旧约中达味也称以色列是天主的王国(编上28:5)。当然天主的王国不可能仅限于以色列,因为万民都归他所有。圣咏47:3说天主是统治宇宙的大君王。路加福音特别强调外邦人也属于天主救恩的一部分。对于路加来说,天国是一个现世的、秩序彻底改变的国度,虽然这个改变还没有完全实现。为了准备这个国度的来临,人们要悔改,并度全新的生活。

 

天国的新秩序

耶稣时代的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绝大部分的人活在贫穷和压迫之下。当时群众来接受若翰的洗礼,跟随耶稣,因为他们认为他们会带领自己,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由耶稣开始的天国确实是全新的,是人们所没有听说过的。比如说圣母谢主曲(路1:46-55)以及耶稣宣讲的真福真祸(路6:20-26),都说穷人将会变得富有,被压迫的将要被举扬。天国的这个特质跟救恩是一样的,都是弱小卑微的人得到举扬。

 

人人平等友爱

天国的来临除了会改变人们已经熟悉的社会秩序外,也会改变人们的家庭观念。当时的家庭是以男权为主、等级非常森严的家庭体系,而天国是以天父的旨意为基础的。在天国里,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所以耶稣说奉行天主旨意的人,才是他的母亲和他的兄弟(路821),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团体就是这样的(宗4:32)。基于这个原因,他也要门徒恼恨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姊妹(路14:26)。如果门徒只拘泥于自己固有的家庭,他们是无法进入到天国的大同境界的。

 

因信德得救

天国大同不只包括以民,也包括外邦人,因为种族不是得救的原因,信德才是。在福音的开始,西默盎就说耶稣是启示异邦的光明(路2:32),罗马百夫长的信德也说明了这一点,他说:“只请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路7:7)。这种因信德而得治愈的神迹表示,依撒意亚61章所说的天国的正义在耶稣身上(路4:18-19)已经实现了。所以说跟随耶稣的人不分种族,只要有信德就可以进入天国,初期的基督徒团体就是这样(宗13:4618:6)。

 

妇女受重视

天国大同也表现在妇女在福音里的角色。妇女在以男权为基础、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是不被人们重视的,她们是无足轻重的社会边缘人。但是天国要颠覆这种社会不公,因为在天主眼里没有性别之分,只有具信德或没有信德的区别。路加并没有否定男性在福音里的重要性,但是他对妇女的角色做了较多的描述,福音里的男性常有与之对应的女性,比如圣母和匝加利亚、亚纳和西默盎、十二宗徒和跟随耶稣的加里肋亚妇女(路8:1-3)。

 

圣母是信德典范

同若翰的父亲匝加利亚相比,圣母全心遵行天主的旨意。匝加利亚开始时不相信天使的话,所以他变成哑巴,直到若翰诞生后,才可以开口赞美天主。圣母虽然也不明白天使的讯息,可是她有一颗谦卑服从的心,所以能开口赞美感谢天主。她的谢主曲正表达了天国的新秩序:卑微的将要被举扬,饥饿的将要得饱裕(路1:46-55)。圣母谢主曲与旧约里的米黎盎和亚纳的赞美诗呼应(出15:20-21;撒上2:1-10)。她们都为天主的仁慈化工而献上赞美感谢,圣母更是因为基督降生的奥迹而超越圣经里所有的女性角色。圣教会从一开始就效法并纪念圣母的伟大,在每天的日课当中诵念谢主曲,同圣母一起赞美感谢天主。

 

西默盎和亚纳的见证

在圣母献耶稣于圣殿时,西默盎和亚纳都见到了耶稣(路2:25-35)。西默盎是个正义虔诚的人,他受圣神感动,进了圣殿,并为婴孩耶稣将要带来的救恩而赞美天主。亚纳是个女先知,她守寡直到84岁,昼夜在圣殿里侍奉天主,是圣德的模范。寡妇本是被人歧视,不受人尊敬的,可是亚纳虽然是寡妇,却是位先知。天主举扬她,赐给她得见救主的恩典。这无疑又是天国新秩序的例子。

 

像门徒一样,妇女跟随耶稣走遍各城各村,宣讲天国的喜讯(路8:1-3)。这些妇女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耶稣。她们中有几位曾得到耶稣的医治,现在她们竭尽其所有来帮助耶稣的福传。这种无私的行为就是一种福传,她们用自己的行动来传扬天国的喜讯。妇女在福音中的角色正反映了天国与现世的国度不同。在天国里,人人都分享天主的慈爱,人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来赞美光荣天主。

 

3 圣殿

 

由圣殿开启的救恩

对于路加来说,天主的救恩首先是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宣报的,由至圣所开始。路加在福音的开始,告诉我们司祭匝加利亚带领一群犹太子民在圣殿里祈祷,当天使向他预报若翰的诞生时,他正在上主的圣所向天主献香。洗者若翰诞生的经文是路加特有的,他是天主子耶稣的前驱,为上主准备一群善良的百姓(路1:17)。所以天国的喜讯可以说是从圣所开始的。很快,耶稣就在离耶路撒冷不远的白冷诞生了。圣母和大圣若瑟完全按照犹太的法律来抚养耶稣:他们给耶稣施行割礼,并在圣殿把他献给天主。在圣殿里,正义虔诚的西默盎和女先知亚纳都在耶稣身上认出了天主的救恩(路1:25-38)。

 

圣殿是我父之家

婴孩耶稣渐渐长大,路加圣史紧接着告诉我们少年耶稣在圣殿初次显示了他的天主性(路2:41-52),这一段发生在圣殿的故事也是路加特有的。当时,圣家按照犹太人的习惯去耶路撒冷庆祝逾越节。当众人都离开圣城以后,耶稣却自己留在耶路撒冷,在圣殿里同经师们讲论。当圣母询问耶稣时,他却说他必须在我父的家里,也就是在圣殿里(路2:49)。

 

在圣殿战胜魔诱

路加这些特有的经文表明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在福音中的重要性。当然,路加在福音的其他地方也给予圣殿重要的位置。如果我们比较三部对观福音,圣殿在路加福音中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比如玛窦和路加都有耶稣在旷野受魔鬼诱惑的经文(玛4:1-11;路4:1-13)。经文的内容基本一致,但是耶稣受诱惑的顺序却不一样。在玛窦福音里,耶稣面对的诱惑越来越难以抗拒。魔鬼的第一个诱惑是要耶稣把石头变成饼,然后是由圣殿顶端跳下去,证明自己是天主子,最后就是为了权力和财富膜拜魔鬼。与玛窦福音的顺序不同,路加把第二和第三个诱惑做了对调;在路加福音里,第三个诱惑发生在圣城,魔鬼要耶稣从圣殿顶上跳下去。对于路加来说,魔鬼在圣殿向天国的福音发起攻击,而天主子耶稣就在此战胜了魔鬼的攻击。

 

另外,路加福音里,耶稣去耶路撒冷的旅程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从第9章一直到第19章。他一路上讲道驱魔,宣传天国的福音。比较而言,马尔谷在第10章,只用了一章就讲述完了耶稣的整个旅程。路加对耶稣的这个旅程着墨如此之多,是要突出耶稣在圣城将要遭受的迫害:他不辞辛苦地来到耶路撒冷,但是却在天主的圣城遭到了选民的拒绝。

 

在圣殿里等待

最后,路加福音的结尾也与另外两部对观福音不同。在马尔谷福音的结尾,天使要妇女们转告门徒,说他们会在加里肋亚看见复活的耶稣(谷16:7);玛窦福音的结尾也说复活的耶稣在加里肋亚显现给门徒,并派遣他们出去传福音(玛28:16-20)。但是在路加福音里,复活的耶稣要门徒留在圣城,等待自高天而来的能力(路24:49);当他们在伯大尼看到耶稣被提升天后,他们没有返回自己的家乡加里肋亚,而是回到了耶路撒冷,常常在圣殿里称谢天主(路24:50-53)。

 

所以,在路加福音里,耶路撒冷和圣殿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这并不是说救恩仅限于犹太子民。圣殿是天主救恩的中心,从这个中心开始,门徒被派遣出去,把救恩传播到万民万国中。

 

4 祈祷的耶稣

 

学者注意到,祈祷是一个贯穿整部路加福音的主题。关于耶稣祈祷的经文常出现在耶稣福传不同阶段的转折点上(路3:215:166:129:18,2922:3239-4623:46)。路加这样的写作安排,表明祈祷是耶稣遵从天主旨意的具体表现,同时我们也看到耶稣是一个祈祷的人,他的祈祷是天国福音的一个重要部分。

 

耶稣祈祷的一生

经文3:21明确地说圣神降临在耶稣身上是在他祈祷的时候发生的,而不是在他受洗的时候。耶稣受完若翰的洗礼后,他在祈祷;他祈祷时,天开了,圣神就降在他身上。与路加福音不同的,是玛窦和马尔谷福音都说圣神降临在耶稣身上是在他受洗时发生的(玛3:13-17;谷1:9-11)。耶稣的洗礼是他福传活动的开始,而他受洗后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祈祷。在祈祷中耶稣肯定了自己是父的爱子(路3:22),因此他要完全地服从父的旨意。这个祈祷要等到他在十字架上咽下最后一口气时才会结束,他说“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托在你手中”(路23:46)。这两段祈祷前后对应。开始是天父对子的肯定:“你是我的爱子”;结尾是子对父的服从:“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托在你手中”。所以耶稣宣讲福音的一生,就是他恒常祈祷的结果。

 

如果我们知道“你是我的爱子”的旧约背景,就能更明白耶稣这祈祷的意义。圣咏2:7说:“你是我的爱子,我今日生了你。”在这篇圣咏里,天主许诺默西亚君王一定要得胜,他是天主的爱子。所以耶稣所开始的福传活动正应验了这篇圣咏,因为他是天主父预定的默西亚,天主的国要由他开始。“我因你喜悦”则表明了耶稣是旧约所说的上主的仆人,依撒意亚42:1说“请看我的仆人,我心灵喜爱的所选者!我在他身上倾注了我的神”。这个君王而又仆人的耶稣不辞辛苦地传播天国的福音。他来是要服事人,直到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十字架上的死亡是他服从的最高典范,十字架就是建立天国的基础。他是在祈祷中认识到自己既是君王又是仆人的使命的,而他的使命也是在祈祷中结束的(路23:46)。

 

祈祷抵御诱惑

耶稣不只是在重要的时刻祈祷,事实上他是一个常常祈祷的人。在招收门徒、施行神迹并教训众人后,路5:16说“耶稣却退入荒野中去祈祷”。主耶稣的福传很快就得到了众人的热情反应(路5:15),在这个时刻他需要祈祷来抵御名声的诱惑,祈祷帮助他回到自己十字架的使命上,因为他是一个仆人式的君王,而不是以强力统治的君王。

 

耶稣在此的祈祷也是为他所要面临的反对做准备,因为路加紧接着就说耶稣遭到了法利塞人的反对,耶稣面临的这些反对,特别是路6:11,都指向十字架上的死亡。所以耶稣的祈祷既帮助他避免成为一个以强权统治的君王,如同俗世的君王那样,同时也是耶稣为十字架苦难作准备,因为耶稣君王的人生轨迹就是十字架的苦路。路6:16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路加在耶稣拣选十二宗徒后,特别点出犹达斯依斯加略是负卖者,间接指向耶稣十字架的死亡。

 

祈祷带来力量

虽然耶稣面对生死的威胁(路6:11),他并没有退却,这是因为他有来自祈祷的力量;就在法利塞人图谋对付耶稣时,路加告诉我们,耶稣就去彻夜祈祷(路6:12)。祈祷坚定了耶稣宣扬天国的决心。不仅如此,他还拣选了十二宗徒帮助自己,完成使命。

 

默西亚的十字架使命,在另一段有关祈祷的经文里显示出来。路9:18说耶稣独自祈祷,而伯多禄随后就宣认耶稣是天主的受傅者,默西亚(路9:20)。与路加福音不同,玛窦和马尔谷并没有说伯多禄宣认耶稣是在祈祷时发生的,他们只是指出其地点是在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玛16:13;谷8:27)。伯多禄宣认后,耶稣马上告诉他们,他必须被长老、司祭长和经师们弃绝,并要被杀害;但是第三天必要复活(路9:22)。门徒要跟随耶稣也必须弃绝自己,天天背负自己的十字架(路9:23)。所以耶稣的默西亚身份,同他的苦难和复活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他是一个仆人式的君王。这一切都是在祈祷中发生的,祈祷把默西亚的十字架与门徒联系起来。像耶稣一样,门徒也应该祈祷,才能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在祈祷时显圣容

为了坚定门徒们走十字架的信心,耶稣在三位门徒前显示了自己的圣容,而他是在祈祷时显圣容的(路9:29)。耶稣显圣容时,他在同厄里亚和梅瑟谈话。在马尔谷福音的基础上,路加加上了他们谈话的内容: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必要遭受的苦难(路9:31;谷9:4;玛17:3)。耶稣显圣容让门徒们看到默西亚的苦难和他复活的光荣,帮助他们理解默西亚的使命,从而坚定他们跟随耶稣走苦路的信心。天主子默西亚的使命已经在他洗礼后的祈祷当中预示过了(路3:21-22)。

 

耶稣的山园祈祷

在受难时,耶稣的祈祷更加热切。他在山园的那段经文,就是以劝谕门徒祈祷开始和结束的(路22:40,46),他两次要门徒祈祷,以免陷于诱惑,又以自己祈祷的榜样教训门徒,在苦难中依靠天主,而天主也垂听他的祈祷,一位天使显现给耶稣,加强他的力量(路22:43)。路22:43是路加特有的,而路加这样写,为告诉我们,天主会聆听苦难中的祈祷。因为耶稣热切的祈祷,所以他能勇敢面对现世统治者的审判,背负十字架上加尔瓦略山。耶稣对门徒的教导就是对每一位基督徒的教导,我们该怀着信心,像耶稣一样在苦难中向天父祈祷,他也一定会聆听我们的祈祷的,如此我们才可以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耶稣。

 

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祈祷

耶稣一生都祈祷,甚至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向天父的祈祷(路23:46)。这句话是对耶稣对天父信赖的表达,也指出了天国的开始,开启了普世的福传。福音的上一句说圣所的帐幔中间裂开了,这表示旧的圣殿已经成为过去,耶稣的死亡将开始一个新的天人关系。就在耶稣咽气之后,百夫长就光荣天主说:“这人,实在是一个义人”(路23:47),而群众也都捶着胸膛表示悔改。显然,耶稣的死亡为万民打开了天国的门,宗徒将要遵循耶稣的教导把福音传到世界的地极。路23:47-48也与23:43对应,两者都说明耶稣的死亡就是天国的实现。耶稣不必等到第二次来临时才作君王,他在十字架上已经是万民的君王了。

 

总之,耶稣的祈祷都发生在他生命的关键时刻,所以祈祷是贯穿天主救恩的一个主题,这些祈祷都指向耶稣十字架上的死亡。我们要想得到十字架的救恩,就必须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亦要像耶稣一样热切祈祷,这样我们才能与基督在他的国里相遇。

 

路加不仅指出耶稣是个祈祷的人,他也告诉我们耶稣关于祈祷的教导(路10:21-2411:2-45-818:1-1421:36)。其中两个比喻(路11:5-818:1-18)教导我们祈祷要恒心,而主祷文教导我们祈祷的内容(路11:2-4);路21:36则告诉我们醒悟祈祷是为了能立于人子面前。耶稣在祈祷中背负自己的十字架,并在祈祷中为我们做了牺牲,我们跟随基督的人也应该学习他的榜样,恒心祈祷。我们的恒心祈祷是为基督的第二次来临做准备,通过祈祷我们就可以进入天国里,就可以立于人子面前。

 

《对观福音和宗徒大事录》(二)

请点击阅读:

路加福音背景

路加福音简释(一)

路加福音简释(二)

路加福音简释(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