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祷 | 这就是主——我们一直等候他
发布日期:2025-11-02 | 作者:玛迪这就是主——我们一直等候他
默想: 天主赐给祂的子民什么征兆,表明祂所应许的默西亚,祂的受膏儿子,即将到来,带来天上的平安、祝福和国度的权柄,战胜罪恶和压迫的权势?在耶稣的时代,人们热切盼望默西亚早日降临。先知预言,他将带着厄利亚的能力而来,行出像梅瑟带领以色列人脱离埃及奴役时那样的大能神迹。在耶稣降生前约700年,默西亚预言天主将为万民预备天上的筵席,并彻底消灭死亡(依撒意亚书25:6-8)。耶稣,天主的受膏儿子,来到世上正是为了应验这个应许。
天主恩典和权柄的国度降临的征兆:
耶稣所行的神迹既是天国降临的征兆,也是天主拯救祂的子民脱离罪恶和撒但压迫统治的大能的彰显。耶稣的神迹也彰显了天主慈悲的浩瀚。
当耶稣让门徒们在远离食物来源的旷野中喂饱四千人时,他们惊呼:“在这荒凉的地方,哪里能找到足够的饼来喂饱他们呢?”(玛窦福音 15:33)以色列人逃离埃及,来到荒芜的旷野时,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如同旷野中吗哪的神迹(出谷记 16:4, 15;圣咏 78:24-25),耶稣亲自为来到旷野寻找他的饥饿人群提供了丰盛的饼。福音书记载,众人吃饱了,剩下的也都被他们拿走了。
耶稣用天上的真粮滋养我们
在五饼二鱼的神迹中,我们看到了天主一贯作为的象征和记号。天主知道我们的需要,他关心我们。天主赐予,总是丰盛的。福音书记载,那顿神奇晚餐的剩余食物是他们最初食物的七倍多。七象征着圆满和完整。天主赐予,直到我们满足为止。天主为祂的子民成就大事,祂的赐予丰盛无比——远超我们应得,也远超我们所需。祂用赐生命的话语和天上的粮滋养我们。在天国里,天主将在祂的筵席上款待我们。你是否对天主为你预备的感到满足?你是否满怀盼望,渴望祂的国度完全降临?
结果发现,我们通常的做法恰恰相反,与耶稣所说的完全相反。这也不难理解。如果我们要举办派对,我们会邀请熟人、家人(虽然有时我们更希望某些家人不要来……)和朋友。这很正常,也很合乎逻辑。邀请陌生人会给庆祝活动增添一些难度。这可以理解,我想耶稣本人也会理解。
耶稣的言行举止,与我们截然不同。首先,耶稣打破了我们人为设置的种种藩篱。原因很简单:在他看来,我们都是兄弟姐妹,都是同一位天主、万物之父的儿女。我们与那些说着不同语言、拥有不同传统文化、甚至持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之间所设置的界限……在耶稣眼中并不存在。这并非否认这些差异的存在。耶稣并没有否认这一点。耶稣明确指出的是,这些差异绝不会构成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些差异绝不会破坏世人之间最基本的兄弟情谊。与我们都是天主的儿女、都是他亲手所造这一事实相比,这些差异根本微不足道。天国的兄弟情谊没有国界,没有任何界限。
但还有更多。耶稣教导我们,要记得邀请穷人、残疾人、瘸子和瞎子。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被遗弃的人,那些无人问津的人,那些在任何聚会上都毫不起眼的人,那些买不起漂亮衣服的人,那些几乎肯定不知道如何在餐桌上举止得体,不知道该用什么餐具盛鱼,也不知道该用哪个杯子喝酒的人。我们应该邀请他们吗?当然应该,因为邀请他们恰恰证明了我们的餐桌,天国的餐桌,向所有人敞开,毫无例外。因为,让我们回到最初,我们都是同一位天父——天主的儿女。
主耶稣,唯有祢能满足我们心中的渴望和渴慕。愿我渴慕祢的国度,在祢的同在中找到喜乐。求祢赐给我天上的真粮,用祢赐生命的话语滋养我。
每日摘录早期教父名言: 《根植于基督的盼望之喜乐》。作者:亚历山大的西里尔(公元376-444年)
依撒意亚预言上主必在西雍和耶路撒冷作王,由此引导我们领悟这段经文的奥秘意义(依撒意亚书25:6-10)。西雍被解释为一处高地,便于监视;耶路撒冷则象征着世界的景象。事实上,基督的教会正是二者的结合:它高耸入云,四面八方都能看见,可以说,它就坐落在山上。教会的高贵还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来理解:它与世俗无关,远离尘世的纷扰,正如经上所记:“我必在列国中被高举,我必在全地被高举!” (圣咏 47:7-8)。其正统和神圣的教义同样崇高;因此,关于天主或关于圣洁同体的三位一体的教义是真实、纯洁且毫无虚假的。
“‘万军之天主必为万民,’不仅为因先祖的缘故被拣选的以色列人,也为世上所有的人。他要做什么呢?‘在酒糟上设的盛宴;他们必喝欢喜,他们必喝美酒。他们必在山上用没药膏抹。’这欢喜当然是指盼望的喜乐,是扎根于基督的盼望,因为我们将与他一同作王,与他一同享受一切超越理智和理解的属灵喜乐。他所说的‘酒’指的是神秘的圣礼,即我们在圣会中举行的无血祭。” (摘自《依撒意亚书》25:6-7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