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祷 | 所有人都归向耶稣
发布日期:2025-11-06 | 作者:玛迪所有人都归向耶稣
默想:你的生命是扎根于尘世还是仰望天堂?撒都塞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无法想象肉眼所见之外的天堂!我们岂不也常常如此吗?我们无法认清属灵的现实,因为我们试图将天堂想象成尘世的模样。撒都该人带着一个试探性的问题来问耶稣,想让复活显得荒谬可笑。与法利赛人不同,撒都该人不相信永生,也不相信天使或邪灵。他们的宗教完全建立在对天堂的尘世想象之上。
圣经见证了这一点——我们将复活,获得永生
耶稣反驳说,复活的事实就是明证。圣经为此提供了证据。在出谷记3章6节中,当天主在燃烧的荆棘丛中向梅瑟显现时,天主告诉他,他是亚巴郎、依撒各和雅各伯的天主。他表明,那些几百年前去世的先祖在天主里面仍然活着。耶稣驳斥了他们的论点,祂表明天主是永活的天主,祂的子民也是永活的。天主在亚巴郎、依撒各和雅各伯活着的时候就是他们的朋友。这份友谊不会随着死亡而终止。正如圣咏73篇23-24节所说:“我常与你同在;你搀扶我的右手。你以你的训诲引导我,以后你必接我到荣耀里去。”
复活的最终证据就是主耶稣从坟墓中复活,战胜了死亡。在耶稣使拉匝禄复活之前,祂宣告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若望福音11章25节)。耶稣也问我们同样的问题:你相信复活吗?你相信与天主同享永生的应许吗?
耶稣来是为了恢复乐园和永生
圣神向我们启示天主永恒的真理:祂永不止息的爱,以及祂渴望与我们共享的丰盛生命,直到永远。宗徒保禄引用先知依撒意亚的话(依撒意亚书 64:4;65:17)说:“天主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天主已藉着圣神向我们启示了这一切(格林多前书 2:9-10)。乐园的应许——与全能慈爱的天主同享天上的福乐和永恒的生命——远超人类的理解。我们才刚刚开始品尝初熟的果实!你现在是否活在对来世生命的喜乐和盼望中呢?
“主”在死亡的另外一边
死亡的真义
西方文化经常处理死亡的主题。许多伟大的哲学家都带着某种超越它的生存方式四处走动。他们普遍拒绝将“虚无”作为人类在这个地球上过于短暂的朝圣之旅的最终目的地。据我们所知,即使是古代的尼安德特人也已经有了超越死亡的生活。我们还可以记住古埃及为将死者“制成木乃伊”并为随后的漫长旅程做好准备所做的努力;或者赫拉克利特的肯定:“对于人来说,死后等待着他们的是他们既不期待也不想象的事情”。柏拉图声称,并非所有属于我们的东西都会消亡:不朽的灵魂会长存。近代哲学之父——康德说:“一个拒绝让值得拥有幸福的人获得幸福,而将幸福给予那些不值得拥有幸福的人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所能期待的最后解答,梦想更公平的场景是合理的,甚至是强制性的。”
希望的捍卫者明白,无论我们如何改善这个世界,我们永远无法为死者伸张正义;那些已经离开的人永远不会享受在这里我们取得的进步。我们几乎数不清有多少人到了生命的尽头,却无法享受相当体面的生活。
换句话说:你能合理地接受一个如此多的人在毒气室、恐怖袭击、原子弹或另一个非理性中丧生的世界吗?一个少数人做得很好,而这么多人死于饥饿或因极度贫困而导致的各种流行病的世界,这有意义吗?一生致力于减轻他人的痛苦或为正义与和平而战,与以自己为中心,尽其所能享受生活,是否一样?(就像拉匝禄在富人家门口与耶稣比喻中的那个富人能否有一样的结果?)。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有些人一生都在疾病、局限和痛苦中度过,而另一些人却“幸运”地老去死去,这是否可以理解?
当一个善良的人,当一个对我们的生活和幸福很重要的人离开我们,或者一个人不公正地死去……这种生命不能永远失去的深刻“感觉”是很正常的。我们都渴望自己和我们所关心的人的“永恒”。而对爱他们的人的简单“记忆”和渴望是不够的或安慰的……因为迟早他们也会消失。
有不少人在面对这些问题和欲望时得出结论:人是一个荒谬的存在,他们渴望不可能的事情(超越生命),自欺欺人:这就是存在的一切,仅此而已。“超性”是不能科学验证的,因此是可以反驳的。这是一个与其对立面一样可敬和合理的立场:还有比这更多更好的东西。
坚信天主的信仰
今天的弥撒读经使我们更接近犹太人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信仰。他向我们介绍了两对兄弟:在那些日子里,有 7 位弟兄被捕(读经一)和有 7 位弟兄娶妻(路加福音)。
有一点不同:玛加伯的第二本书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在福音中则是一个虚构的案例,由一群撒杜赛人提出,他们试图嘲笑死后生命的信仰,为党派辩护的法利赛人。请注意,几乎所有旧约都没有明确的对永生的信仰。
天主选择了一条相当长的路,一条缓慢成熟的路,带领人们走向启示的圆满。人们一点一点地得出结论,这位献身于以色列选民的天主一定比死亡更强大。这个民族“无私地”遵守了天主的律法,尽管有其通常的弱点,也就是说,在来世没有回报的希望。
在玛加伯的情节中,7兄弟在“母亲的勇气”的支持下接受了殉道,以免违反“天主的律法”。他们将折磨和死亡本身相对化,依靠他们对“宇宙之王”的信仰,他将“复活”那些对他忠诚的人。也就是说:犹太人的反思将开始考虑如何谈论一位公正的天主,以及为忠于天主而失去生命的意义......面对那些似乎逍遥法外的强大和腐败。出于这个原因,他们得出了四兄弟所表达的信念:“死在人手上是值得的,当我们希望天主亲自复活我们时”。虽然“如何”的细节,以及复活的内容都非常模糊。他们可能正在考虑一种“复兴”,回到他们所知道的这个世界。因此,撒杜赛人向耶稣提出了一个“扭曲的”和棘手的问题:“那个失去这么多丈夫的女人嫁给了谁?”
我们可以从耶稣的话中推断出猜测以后会发生什么,将这个世界和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作为唯一的参考。谈论我们复活的身体会是什么样子,谈论“等待”复活,谈论“天堂”,好像它是一个梦想的地方......根本没有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因为在生命的另一边,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我们也无法演绎或想象任何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对那个不可避免的死亡时刻产生怀疑和恐惧是正常的。像枢机主教纽曼这样的伟大信徒祈祷:“愿我信仰的主,支持我的怀疑”。
但我们可以坚持耶稣的信息:我们相信和信任的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而是活人的天主:因为对他来说,所有人都活着”。我们的生命掌握在他手中。我们从他那里出来,我们会回到他身边。我们与那位向我们透露自己是“全爱”的天主的最终会面必须是好的。当然,我们会害怕死亡,或者害怕死亡前的时刻,如果它们是痛苦的,或者害怕失去自己的一个人的痛苦。当然。如果耶稣自己在拉匝禄死之前也经历过同样的悲伤或他之前的痛苦。
但我想以一个简单的故事结束:一位医生正在看望一位临终病人,把他的狗留在外面,在门口等着。说再见,他的手已经放在门把手上,病人问道:“医生,告诉我死亡的另一边是什么。”医生回答:“我不知道。”病人坚持:“你,一个基督徒,一个信徒,怎么可能不知道另一边是什么?”就在这时,门的另一边传来了咕哝声和抓挠声。医生打开门,他的狗摇着尾巴进来了,开着派对,朝他跳来跳去。医生告诉病人:“看看我的狗。他从来没有进过这间屋子。当他进入这个房间时,他不知道自己会发现什么。它只知道他的主人在这里。于是,门一打开,它就勇敢地走进来迎接我。好吧,我几乎不知道死亡的另一边是什么。我只知道一件事。我的主在那里,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由 Juan Manuel MARTÍN-MORENO 在 Sal Terrae 1100 中引用)
正如那首著名的好牧人圣咏所说:“虽然我穿过黑暗的幽谷,但我也不怕凶险,因为上主与我同在。” 还有:“天主是我的光明和救援,我还怕谁?他是我生命的捍卫者,谁能让我颤抖?。”
因此,愿今天的弥撒礼仪充满我们对天主的信任和希望,他将耶稣复活并将与他所有心爱的子民一起这样做。阿门。
愿主耶稣也按手在我们眼上,使我们也能开始注视那看不见的,而非看得见的。愿他开启我们那不执着于当下,而着眼于未来的双眼;愿他开启我们心灵的眼目,使我们藉着同一位主耶稣基督,在圣神里瞻仰天主。他的荣耀和能力将永世长存。(奥利振祷文,公元185-254年)
每日早期教父名言: 耶稣引用梅瑟的话来证实复活。作者:亚历山大的西里尔(公元376-444年)
救主也借着撒都该人的领袖梅瑟,显明了他们的无知。梅瑟明明知道死人复活的事,却把天主摆在我们面前,说:“我是亚巴郎的天主,依撒各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出谷记 3:6)。如果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些人已经死了,那么天主是谁的天主呢?他是活人的天主。当他全能的右手将他们和地上所有的人都带到那里时,他们必将复活。人们不相信这事会发生,或许符合撒都塞人的无知,但对于爱基督的人来说,这完全不配。我们相信那位说“我就是复活,我就是生命”(若望福音 11:25)的。他必在眨眼之间,在末日号角吹响之时,使死人复活。号角必响,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必复活。改变了(格林多前书 15:52)。因为我们共同的救主基督将把我们带入不朽、荣耀和不朽的生命中。” (摘自《路加福音注释》,第136篇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