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拉特朗大殿奉献日(三篇)
发布日期:2025-11-07   |    作者:意鸣子

119日拉特朗大殿奉献日

为何耶稣在主日福音中如此愤怒?

祂的愤怒似乎缺乏正当理由。那些商人难道不是在帮助众人吗?群众为了逾越节盛宴从远方而来,他们带着各种不同的钱币,却没有可供献祭的牲畜。兑换银钱的人是必需的(就如国际机场里的兑换商一样),也总得有地方能买到鸽子、绵羊或其他所需的祭品。

因此,祂的举动显得很奇特,尤其是在《若望福音》中(本主日我们为这特别的盛宴将诵读此福音)——在这部福音里,耶稣被描绘为和解者、成了肉身的天主,是那满溢着爱的一位。可如今祂却掀翻桌子?这是为什么?

一个简单的答案是:那些商人和兑换银钱的人变得自私而狡诈。或许他们在欺骗民众,就像谚语中那个把大拇指按在秤上作弊的屠夫。今天,当我们看到大公司的贪婪、消费文化的泛滥、饱受战乱国家里军阀的暴行,以及世界各地那些剥削穷人的人时,有些人也会感到愤怒。或许耶稣的义怒是完全合宜的。

这是一个足够好的答案,其中也包含着许多真理。但天主不是该宽恕罪人,而非用绳子鞭打他们、将桌子掀翻在地(弄得一片狼藉)、把那些仔细分类好的钱币撒得满地都是吗?这难道是一种爱的行为?

它何以能成为爱的行为呢?让我们花些时间来审视这位如此动怒的耶稣。

首先,祂在一种以圣殿献祭为人们与天主建立爱的关系之常规方式的文化中长大。按照当时的观念,人们要献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作为礼物给上主:初熟的果实、羊群中最优良的羔羊。

其次,因此,当耶稣上耶路撒冷过逾越节时,祂无疑期望看到人们向上超性的天主奉献礼物。

可祂看到了什么?

一个喧闹无比的市场,吵吵嚷嚷地侵入了本不属于它的圣殿。金钱——这一底线成了其动机,完全忽略了与天主的交往。买者和卖者都偏离了这座圣殿所侍奉的真天主。

圣殿中的这一幕必定伤透了耶稣的心。

要知道,耶稣是充满激情的,而非面无血色、冷漠淡然。祂的怒气是针对所发生的不义之事。不,祂说。你们的灵魂才该是底线,而非贪婪。放纵私欲正在摧毁这爱的盟约。住手。

第三,耶稣出自三位一体天主的核心,在那里,爱是全然的、圆满的。祂的心知道,圣父终于献上了自己最珍贵的礼物、自己最优良的羔羊,作为人类将要奉献的祭品。这只羔羊——耶稣,要重新坚固旧约,敞开所有在天主的超越性与污浊、世俗的肉身世界之间关闭的门户。

或许现在我们能够明白,祂的愤怒是对一个真理的爱的宣告。买卖本身并非坏事,但它们不能取代来自天主的礼物,也不能取代我们本该以良善温柔的心去回应的感恩之情。

愿我们在生命中把天主放在第一位,而非第二位,更非最后一位。

 

信德的诫命

你们要遵守我的诫命。

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曾将你从埃及地、从为奴之家领出来。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你不可为你自己雕刻偶像,仿佛天上、地下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仔细想想,这些诫命听起来几乎像是一种奇特、过时的语言。我们是一个总爱找例外、找借口的民族。情境、个性、个人选择和私欲满足主导着我们的道德话语。从哲学上讲,我们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和自由意志主义者的国度。难怪那些似乎无视我们的享乐、反而强加给我们义务的诫命,会显得不近人情。

我们对限制感到恼怒,尤其是道德上的限制。我们的言谈间抱怨道德绑架,警告自己要警惕应当带来的专制。但通常情况下,我们所告诫自己要避免的,恰恰是那些我们最不可能犯的罪。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我们是被罪恶感缠身、过分拘谨的人——我们不是克己禁欲的苦行者,也没有被道德束缚所压抑。恰恰相反。

我们抗拒限制,对任何可能让我们承担责任、负起义务的事都感到恼怒。这不仅给我们周围的人(无论是国家还是邻人)带来麻烦,也给天主带来麻烦。那些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毫无限制的人或国家,很快就会开始把自己当作神。

基督教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为天主的法律找例外的历史。若要数算基督徒在不可杀人这条诫命上找过的例外,恐怕会让人筋疲力尽——不仅有最常见的自卫和安全的借口,还有复仇、阶级、种族主义、图方便、宗教不容忍、金钱,以及为了维护我们的生活方式。而这还只是其中一条诫命。

我们对所有诫命都感到不自在——对法律、对义务、对责任,全都不自在。

不可否认,这些概念有时可能成为无法承受的重担;但我们中有些人,似乎对任何不是自己制定的法律都无法产生丝毫认同。我的伦理学哲学学生起初都会对伊曼努尔・康德的道德观感到震惊——他坚持义务所蕴含的伦理价值。对康德而言,一个人类行为之所以能获得道德上的赞许,唯一的依据就是它是为了义务而做,而非仅仅合乎义务。他认为,我们的幸福与道德尊严几乎毫无关系。这对于我们的文化意识来说,纯粹是异端邪说。然而,当你仔细思考康德的观点就会发现,他有力地论证了为义务而遵守道德诫命的崇高性。

康德会问我们:哪一种人在道德上更崇高?是因幸福满足而保持忠诚的配偶,还是即便身处困境与艰辛,仍忠于自己义务的配偶?哪一种人才是真正有道德的?是因享受生活而活下去的女人,还是即便在痛苦悲伤中,仍因有义务珍惜天主所赐的生命礼物而坚持活下去的女人?

天主不是劝我们不可杀人,而是命令我们不可杀人。这一命令的依据,不在于我们是否幸福、是否有价值,也不在于我们面对的是朋友、教友、优秀的人,还是无辜者。然而我们所有人都在找例外——古代的犹太民族与当代的犹太国家、中世纪的基督徒与现代的天主教徒、康德与阿奎那,皆是如此。黑格尔说过,历史不过是一个屠宰场。

这一切中蕴含着不止一个悖论。可以说,每一条诫命都不是来自一个陌生天主的、外在且非理性的命令,而是天主在我们内所造之真理的表达。如果我们崇拜偶像或崇拜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们贪恋他人或财物,如果我们不尊敬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我们所拒绝的不仅是天主的法律,更是在摧毁我们自己。因为天主赋予我们的义务,既非来自康德的纯粹理性,也非来自一个遥远天主的任意立法——它是让我们忠于自己本相的义务:我们是有限的,却也是被爱的受造物。

对基督徒而言,耶稣就是新的法律,是成了肉身的天主的法律。我们的信经说,祂不仅是真天主,也是真人。祂的生命,如同诫命本身,有时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块绊脚石,一种荒谬,但我们仍然宣告,这是我们的道路,我们的真理。所有诫命都包含在爱天主爱人这一新诫命中,它们看似愚妄,但天主的愚妄,比人的智慧更明智。

我们将永远为此而挣扎。但既然耶稣亲自许诺要与我们同在,我们就可以仰望祂,治愈我们的罪恶感。

但我们应当预先警惕:祂可能会用当初对玷污圣殿的人所说的那种严厉话语来对我们说:你们把这地方变成了贼窝。

 

今日救恩临于此家。

各位弟兄姊妹,若我们怀着赤诚之心虔诚敬奉,过着圣洁公义的生活,那么每当我们庆祝祭坛或教堂的隆重庆典时,这些人手所造之殿宇中的种种礼仪,皆会在我们身上得以成就,并使我们的灵魂获得滋养,愈发坚固。

因曾有人言:天主的圣殿是圣洁的,而你们便是这圣殿。此言绝非虚妄。故而,从灵性层面而言,这庆典亦是圣洁灵魂的庆典,因圣洁的灵魂正是永生天主的活圣殿。

诚然,人们可通过物质之器敬拜天主,但这世间所有的教堂,相较于天主亲手所造那奇妙壮丽、广阔无垠的万物,又算得了什么呢?

昔日撒罗满为其建造的宏伟圣殿举行奉献礼时,眼见工匠所筑的整座殿宇,相较于高远辽阔的苍穹,竟显得如此卑微。他感叹道:天和天上的天尚且容不下你,何况我所建造的这殿宇呢?

然而,人的灵魂比苍穹更尊贵、更璀璨,也更宽广包容。整个世界都无法将其填满。灵魂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正因如此,上主乐于安住其中。

由此可见,圣洁的灵魂实为天主至圣的圣殿。也正因如此,宗徒才说:你们岂不知你们是天主的圣殿,天主的圣神住在你们内吗?

若你们不信宗徒的话,就当信那一位所言:爱我的,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在他那里居住。我要住在他们内,往来于他们之间。

灵魂的容量实在不可思议,竟能容天主安住其中,更能让祂往来其间!正直之人的各种心灵禀赋,不正是天主往来穿行的广阔空间吗?

因此,当你们心中兴起善念与圣洁意向,因忏悔而心痛,因虔诚而燃起炽热之情时,便要知晓,这正是天主的步履,是圣神的印记——祂正在自己的圣殿中行走。

各位弟兄姊妹,请试想,义人的灵魂应当何等敬畏警醒,唯恐自身出现任何卑劣失当之事,惹这威严无比的天主不悦!他们必须时刻谨慎自持,无论心思、欲念还是行为,皆不可令居住在自己内的天主心生不满!天主赋予他们的荣耀如此浩大,他们心中的敬畏也理当深重。

也正因如此,宗徒在言及你们岂不知你们是天主的圣殿,天主的圣神住在你们内吗?之后,紧接着郑重告诫:谁若毁坏天主的圣殿,天主必要毁坏他。试想,若以不洁的欲望与放纵的享乐,将圣神逐出祂的居所,玷污这神圣的殿堂,这该是何等的亵渎,何等的邪恶啊!

天主藉先知晓谕众人:你们应当圣洁,因为我,上主你们的天主,是圣洁的。这话无异于在昭示:天主是圣洁的,因此祂的圣殿理当圣洁,人的心灵理当圣洁,肉身理当圣洁,言语理当圣洁,生活理当圣洁,举止理当圣洁,凡事皆当圣洁!

凡献身于天主之人,心中不可有嫉妒之念、世俗之欲,口中不可出粗鄙之言,身上不可有不洁之举,眼中不可有邪僻之视,行为不可有失序之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