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祷 | 他俯伏在耶稣脚前感恩
发布日期:2025-11-08 | 作者:玛迪他俯伏在耶稣脚前感恩
默想:逆境能教会我们什么关于感恩的祝福以及爱与怜悯的治愈力量?《箴言》说:“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箴言 17:17)当逆境来袭时,你会发现谁才是你真正的兄弟姐妹和朋友。福音书记载了两个隔阂数个世纪的民族之间一次不同寻常的相遇。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往来,尽管撒玛利亚位于犹太的中心地带。这两个民族每次相遇都公开敌对。在这段福音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罕见的例外——一个撒玛利亚麻风病人与九个犹太麻风病人在一起。有时,逆境会迫使人们放下戒备,忘却偏见。当这群犹太和撒玛利亚麻风病人见到耶稣时,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他们没有祈求医治,而是祈求怜悯。
怜悯是对他人不幸发自内心的悲伤。怜悯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内心悲伤”。但怜悯远不止于同情,也不仅仅是对他人的苦难和不幸发自内心的悲伤。同情是对受苦者的共情,而怜悯更进一步——它消除痛苦。一个仁慈的人会分担他人的不幸和痛苦,如同自己所经历的那样。这样的人会竭尽所能去消除这种痛苦。怜悯也与正义息息相关。伟大的天神博士和圣经学者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曾说,怜悯“不会摧毁正义,而是正义的一种实现……没有正义的怜悯是毁灭之母;没有怜悯的正义是残酷。”怜悯“促使我们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怜悯旨在弥补他人的软弱,并在涉及罪恶时引导他人认识到自己需要悔改并远离罪恶。没有悔改的赦免违背了公义。天主的怜悯带来身心灵的医治。 那么,这十个麻风病人请求耶稣怜悯他们有何意义呢?他们知道自己需要医治,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灵性上的。他们带着信心和对罪的痛悔来到耶稣面前,因为他们相信耶稣能够卸下他们罪疚和痛苦的重担,使他们的灵魂和身体都得到医治。他们祈求怜悯,既是恳求赦免,也是祈求从痛苦中解脱。耶稣怜悯所有以信心和悔改之心(对罪的真正痛悔)祈求的人。
为什么十个麻风病人中只有一个回来表达感激之情?感恩(Gratefulness)一词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感恩之心,它与“grace ”(意为“释放美好”)相关。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敬意,它以优雅的姿态回应,表达感谢之情。撒玛利亚妇人恭敬地来到耶稣面前,赞美天主。
忘恩负义会导致缺乏爱心和善意,以及对他人的不宽容。如果我们不认识和感激别人对我们的怜悯和帮助,我们就会对别人忘恩负义,冷漠无情。忘恩负义是对所受恩惠的遗忘或回报不足。忘恩负义很容易导致缺乏爱心和对他人的不宽容,以及其他恶习,例如抱怨、牢骚、不满、骄傲和自负。我们有多少次对父母、司铎、老师和邻居忘恩负义呢?你是否对天主给予你的丰厚帮助和怜悯表示感谢?你是否在邻居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对他们表现出仁慈、友善和怜悯?
很多人祈祷时,只专注于祈求东西。这显然是将我们诸多需要和局限呈现在天主面前的一种方式,也是在天主面前承认自身脆弱和贫乏的一种方式。但这同时也把天主变成了一种“万能神”,仿佛祂负责维护我们的家务、生活,解决我们的家庭问题、健康问题、经济困难,以及其他许多我们不知如何应对的人生难题和冲突。
那些遇见耶稣的麻风病人,只是想找他治好他们的病。这的确是个严重的问题。麻风病使他们成为被社会遗弃的人,被城镇或村庄排斥和驱逐,甚至被家人赶出家门。这样的生活实在太难熬了。耶稣怜悯他们(“怜悯”这个词用得真好!我们基督徒应该更多地运用它),于是医治了他们。
问题是,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转身感谢耶稣。其余的人都表现得好像耶稣的举动是理所当然的,是理所当然的事。更糟糕的是,那个转身感谢耶稣的人,还是个外邦人,一个撒玛利亚人。
我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祈祷,我们与天主之间亲密而私人的关系,不应该是祈求“主啊,请为我做这件事”、“主啊,请帮我解决那件事”,而应该是感恩。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白白领受的,都是恩典。即使挚爱之人离世,在泪水和痛苦中,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或许持续了多年,本身就是一种恩赐,一份不配得的祝福,是天主爱的明证。让我们从这位撒玛利亚麻风病人身上学习感恩,让我们的生命成为感恩的行动,成为一场圣餐。
主耶稣,愿我永不忘记祢的慈爱和怜悯。求祢以怜悯和感恩充满我的心,使我远离忘恩负义和不满。求祢帮助我以感恩的心数算我的福分,并在任何境遇中都献上感谢。
每日摘录早期教父名言: 亚历山大的西里尔(公元376-444年)所著《洁净十个麻风病人》
“耶稣为何没有像对待另一个麻风病人那样说‘我愿意,你们洁净了吧’(路加福音 5:13),而是命令他们去见祭司呢?这是因为律法对那些从麻风病中得救的人有这样的指示(肋未记 14:2)。律法命令他们去见祭司,并献祭以求洁净。耶稣命令他们以已经痊愈的名义去见祭司,好让他们向祭司——犹太人的统治者——作见证,因为这些人总是嫉妒耶稣的荣耀。他们见证说,他们奇迹般地、超出了他们的希望,因着基督的旨意,他们得以从不幸中得救。耶稣没有先治好他们,而是差遣他们去见祭司,因为祭司知道麻风病的症状和痊愈的方法。” (摘自《路加福音注释》,讲道集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