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的思潮|11. 16
发布日期:2025-11-16   |    作者:和平

11月16日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耶稣会)「巴拉圭殉道者」罗格·公沙来、亚隆·罗德理、若望·卡斯迪

 

建议先阅读今日圣经内容 ]

点击文字,可跳转阅读 今日读经
玛拉基亚先知书 3:19-20

圣咏 98[97]:5-6,7-8,9

得撒洛尼后书 3:7-12

路加福音 21:5-19


「他要以正义审判普世人群」(咏98:9)。天主的审判是我们的希望,因为祂的正义是祂的慈悲。审判与我们期盼的救恩相关;既期盼与天主相遇,就不能将恶行隐藏,而是必须净化。


恶行不净指坏事,也包括没有做善事。我们要效法圣保禄,不要过闲散的生活,但要善用天主的恩宠,发挥自己最美善的一面。我们要分辨主给我们指出的路径,离开自己的舒适圈,接触需要福音之光的人,让他们感受到天主的慈悲。基督徒受到不义的对待时,要在耶稣的拥抱中,学习受苦,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我们要以天主为中心,坚定不移地信靠那位爱着我们,扶助着我们的天主。这种内心的坚定,使我们能够忍受人生的起伏不定,并包容他人的缺失。这种内心的坚定,使我们得以在争强斗胜的世界中,坚持行善,为主作证。


主耶稣,求祢如冒火焰的火炉,将我们的罪恶消灭殆尽,让我们与祢相结合。

 

-----------------------

本月每日奉献祷文

耶稣圣心,

我依靠玛利亚贞洁无玷之心,

将我今天的祈祷、工作、喜乐和痛苦都献给祢,

为补赎我们的罪过,

为成就祢在祭台上时时刻刻奉献的旨意,

特别为本月教宗所托我们代祷的意向祈祷:

愿那些陷于自杀诱惑的人,
能在各自的团体内找到各自所需的支持、帮助和爱,
向美好的生活敞开心扉。

  

--------

来源:《和平》第408期(已授权【爵处丰生】分享)

今日耶稣会圣人

罗格·公沙来神父(Roque González)于1576年出生在巴拉圭的亚松森城(Asunción),他是首批被派往其故乡的耶稣会传教团的成员之一。这个由三位耶稣会士组成的团体,以热忱推动基督信仰于巴拉圭原住民当中而闻名。该三人组的另一两位成员是亚隆·罗德里格(Alonso Rodríguez)与若望·卡斯迪(Juan del Castillo),二人皆来自西班牙,属于十六世纪耶稣会大规模赴外传教浪潮的一部分。

他们因真实的传教热忱,离弃以往的生活及所有熟悉的一切,只为获得被派遣的机会。他们如此行,是为了回应那召叫──将喜讯之光带到遥远之地──即使代价是他们自己的殉道亦在所不辞。虽然这些「耶稣的同伴」生活、工作并殉道于四百多年前,但他们忠实与牺牲的榜样至今仍具现实意义——在一项活的信仰之光的指引下,他们懂得先于他人领悟天主的旨意,并以他们自由而充满爱的回应塑造其作为,而借此成为天主解放与救恩计划的协作者。

 

事实上,罗格·公沙来神父及其合作者是耶稣会历史及其使命中最具广度且最持久的宗教及社会工程之一──「牧民区」*的先驱者之一。这种整全的福传方法,是最早重视原住民文化及其与生具来权利的方法之一;它采取的步骤不是要求原住民接受西方基督宗教,而是将基督信仰带入其原初文化;它保护新兴的团体免受剥削,并引导他们在信仰的道路上迈向基督徒生活的圆满,无论在个人或团体层面。虽然这种福传方式卓有成效,但要求耶稣会士在这种使徒职务中必须完全自我奉献,并以坚毅的承诺,将天主亲自所托付给他们的才干应用于服务人民的事业。

 

罗格神父学习了他所服务的原住民的语言──瓜拉尼语,直到他能与原住民完美沟通,甚至能教导其他传教士此语言。他在与原住民共同生活的情况下,以无可指摘的生活品质,以及极高的仁慈精神,尽力认识他们的生活、行事及思维方式,以及他们的风俗与习惯──甚至于原住民都视他为一位为他们奉献自己,教导他们、发展他们潜能的父辈。这一切均在各种困难与危险之中进行——并且只有在主的力量与对圣母玛利亚护佑的信赖支撑下才能面对与克服。罗格·公沙来本人以雄辩的方式,为这种福传方法及其在原住民基督徒解放中的行事方式作出了见证。

 

【摘自耶稣会前总会长柯文博(Peter-Hans Kolvenbach, SJ)神父于1988年4月22日的书信】

 

1628年8月15日,罗格神父计划筹建圣母升天传教站,并命若望·卡斯迪负责该传教站的建设,而罗格神父则离开去建立其他传教站。

1628年11月1日,亚隆·罗德理抵达罗格神父建立的一处新传教站——诸圣传教站——并迅速在牧灵工作上取得良好进展。然而,这却引起巫医内祖(Nezú)的不满,因他感到自身的影响力正受到威胁。他说服他的手下,要处死所有耶稣会士。

11月15日,亚隆神父正与村中青年一起搭建钟楼;罗格神父则自刚举行完弥撒的礼堂步出。亚隆神父随后进入礼堂,但不久便听到异常声响。他立刻出来,甚至还来不及看清自己的同伴与导师——刚被杀害的罗格神父,两名内祖的手下便扑向他,并以致命一击击中他的头部。

内祖收到罗格与亚隆神父的死讯报告后,遂下令也要处死另一处的若望·卡斯迪神父。当时,若望神父对内祖及其手下所做的事一无所知。第二天,当若望神父正在房间里祈祷时,内祖的手下偷袭了他,并把他带到森林里,将其打死,又放火烧了他的尸体。之后,他们掠夺了他所有的东西——包括他的神父袍和弥撒用品,呈给内祖使用。

 

这三位耶稣会同伴被尊称为「巴拉圭殉道者」。1934年1月教宗庇护十一世宣他们为真福;1988年5月16日若望保禄二世将其宣为圣人。

 

 

* 注:「牧民区」是指:当时在南美洲的耶稣会传教士为保护原住民免受殖民者扰乱甚至奴役,特意划出的居住及传教聚落(reductions)。但是,当时那些同样来自西欧的殖民者及商人却非常讨厌耶稣会士的做法,因为这阻碍了他们的许多利益,比如贩奴及地盘扩张等。另外,历史上,许多仇视耶稣会的人也污名化这段历史和耶稣会士,编造虚假历史事件,比如说耶稣会士靠这些积累财富等——这些谎言和恶意至今仍在流传;但我们相信:只有全能的天主是唯一及最终的历史评判者。上世纪(1986年)的一部电影《使命》The Mission又译《教会》,以艺术形式侧面展现了这段历史的某个缩影。)

 

--- a.m.d.g.---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