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年朝圣:你就这样来吧
发布日期:2025-11-14   |    作者:Maria/文

在三日避静中,每个清晨,带领避静的Fr总会与我们分享一段Deirdre Browne 写的 Come as you are(你就这样来吧)。在此,我也愿将这份触动传递给你:

“你就这样来吧,这正是我想要的你。

就这样来吧,像回到家一样安然。

靠近我的心,被爱与宽恕拥抱;

 

何必独自徘徊?不必惧怕,

爱没有边界,爱永不止息。

不要因羞愧或沮丧转身逃离,

安息在我的爱里,再次相信我。

 

我来,是为召唤罪人,不只为义人;

我来,是为带来和平,而非谴责。

每当你未能遵守我的承诺,

又为何以为我会少爱你一分?

 

你就这样来吧,这正是我爱你的方式。

就这样来吧,请重新信靠我。

没有什么能改变我对你的爱。

一切都会好起来——只要你来。”

 

每日清晨,当我们齐声诵读这首小诗,心中总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慰藉。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安慰?起初,我无法言说。

前两天与导师交谈,我分享了这份感受。他听完后,温和地建议:“这几天,允许自己做个小孩子吧。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出去走走就去走走。”我笑着问他:“那是不是就不用花时间坐在那里祈祷了?”他回应道:“想祈祷时就去,不想去也不必勉强自己。”于是,除了用餐与公共祈祷的时间,我几乎都在睡觉。原来,即便只是「这样」,也是被允许的。

 

直到最后一次谈话,我们聊了近两个小时。我突然脱口而出:“我现在好想去祈祷。”导师欣然微笑:“好呀,去吧。二楼有个默观廊,是我一来就发现的很有意思的地方。”

辞别导师,我径直走向那条长廊,来回踱步,直到在一幅画前驻足。随后,我搬来一把椅子,静静坐在画前——就在那一刻,我的心真正得到了安息。

 

画的下方有一行字:“温柔慈爱的父亲”。我凝视那行字,又望进画中父亲的双眼。那双温柔慈爱的眼眸,仿佛正轻轻叩击我的心门。

我闭上眼,思绪飘回我们曾相遇的那个海边——我靠在那位父亲的怀中,头顶着他的肚子,小声啜泣。哭了一会儿,祂问我:“你想做什么?”我说:“我还想再哭一会儿。”祂轻声回应:“好。

下一秒,我“哇”的一声,放声大哭起来。

 

哭着哭着,理智开始回笼,一边分析哭泣的缘由,一边寻找停止的方法。直到头顶传来一声轻柔的“嘘——”,示意我可以不受打扰地继续哭泣。祂紧紧环抱着我,与我一同流泪。那一刻,我仿佛感觉到他的泪水,滴落在我的发间。

我像一只失控的小兽,一边捶打,一边哭喊:“你坏,你坏!那么多时候,都是我一个人在背负……”

 

尤其在最近这半年,明明我比以往花更多时间祈祷,几乎每天参与弥撒,认真生活,却越发感受不到回应,仿佛一切落入死寂。于是,我又开始“包装自己”,独自扛起所有重担。我装作一切都好,可内心的爱、平安与喜乐,却不断流失。我努力了,却什么也抓不住。好累,却不知该向谁倾诉;放在祈祷中,也只有一片沉寂。渐渐地,我不知还能说什么,只能独自硬撑。

直到这一刻——所有委屈、忧虑与害怕,在祂的同在之中,竟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是啊,即便此刻的我如此狼狈,那就这样来吧。

安息在祂的爱中,再次信靠祂。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就这样来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