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祷 | 天国的责任和恩典
发布日期:2025-11-17 | 作者:玛迪天国的责任和恩典
默想:天主如何在地上建立他的国度?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强烈地感受到默西亚即将出现,将天主的公义、慈爱与和平的国度带到地上(依撒意亚书 11:1-9)。事实上,耶稣也用默西亚式的语言谈到了天主即将到来的统治。或许他进入耶路撒冷将会带来这样的改变,推翻罗马的统治。耶稣用一个贵族离家去领受国度的比喻,来回应他们对新国度的渴望。这个比喻揭示了天主如何与他的子民一起实现他的计划和旨意的重要意义。比喻首先讲述了国王对他的臣民的信任。在他离开之前,他把钱财留给他们,让他们自行支配。虽然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但这显然是对主人的考验,看看他的仆人是否会勤劳可靠地使用托付给他们的钱财。主人奖赏勤劳忠诚的仆人,惩罚那些游手好闲、不善用主人钱财的仆人。
这则寓言的精髓似乎在于仆人对责任的理解。每个受托管理主人钱财的仆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忠心耿耿。埋葬主人钱财的仆人是不负责任的。人们可以将种子埋入土中,期待它们发芽生长,因为它们遵循自然规律。然而,钱币并不遵循自然规律,它们遵循经济规律,在流通中产生价值。主人期望他的仆人能善用他的钱财。
天主奖赏那些忠实地运用天赋和才能行善的人,赐予他们更多
那么,钱币和经济规律与天主的国度有何关联呢?天主将恩赐和恩典托付给他的子民,并赋予他们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判断使用这些恩赐和才能。对于每一种恩赐和才能,天主都赐予了足够的资源(恩典和智慧),使他们能够以恰当的方式运用它们。正如“按才干分银”的比喻所揭示的,天主憎恶冷漠和消极的态度。天主尊荣那些运用才干和恩赐行善的人。那些忠于自己哪怕一点点恩赐的人,天主也会赋予他们更多!但那些忽视或挥霍天主所托付之物的人,必将失去他们所拥有的。
主期望我们善用他所赐予的恩赐和恩典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教训。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没有人能长久停滞不前。我们要么获得更多,要么失去已有的;我们要么亲近天主,要么后退。你是否寻求用天主赐予你的恩赐、才能和恩典来服侍他?
主耶稣赐给我们一个公义、仁爱与和平的国度,他呼召我们成为这个国度的子民,在那里他作主,作王。耶稣藉着他在十字架上赎罪的死和他复活的胜利,将我们从罪恶和撒旦掌权的黑暗国度中释放出来。藉着圣神的大能,主赐给我们自由,使我们能作他的仆人,并舍己服侍邻舍(迦拉达书5:1,13)。你是否信靠天主的恩典,善用他赐予你的恩赐和才能?
天主的国度:责任与恩典
今天的福音是对“按才干分银”比喻的复杂诠释。这个比喻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将按其所得的多少得到相应的报酬。这种含义也体现在“银子”比喻中,但其中蕴含着其他细微的差别,与天国的降临息息相关。耶稣在此警告我们,天国降临的首要条件是渴望它,渴求它。因为有人公开反对它。因此,这里提到了那些拒绝拥立候选人的民众。耶稣似乎借用了一个历史事件: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任命大黑落德王的儿子亚基老为犹太王,此举遭到了大部分民众(其中以法利赛人最为突出)的反对。那些不愿拥立这位国王的民众,在这里象征着那些积极反对天国降临的人,那些生活方式违背正义和爱的人。对于天国降临的第一个条件(必要但不充分),紧接着又加上第二个条件:虽然天国是恩赐,我们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但仅仅渴望和祈求是不够的,天主不会强加于我们,而是要求我们积极合作。
有些人为了在天主和他人面前辩解,会说:“我不杀人,我不偷窃,我不伤害任何人。”这种最低道德标准与那些藏匿矿藏、拒绝出售的人非常相似。我们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我们的品质、能力、知识等等)是一个动态的现实,它被赋予创造更多美好事物的使命。而这正是自人类诞生之初就铭刻在现实意义之中的:“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创世记 1:28)。天国的降临也呼召我们承担起这份责任。
这则比喻的结尾——“把我的仇敌带来,在我面前杀戮他们”——或许会令我们感到惊讶和恐惧。它似乎再次影射了亚基老屠杀法利赛人(据说他杀死了三千多名法利赛人)的事件。这在世俗的国度中屡见不鲜。然而,在天国里,情况却截然相反:“耶稣起身……上耶路撒冷去。”这显然是在暗示为了建立天国,人们要在十字架上献出自己的生命。的确如此:在我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天国的到来时,我们必须面对那些反对天国的人,不是通过杀戮,而是通过甘愿殉道来对抗他们,正如《玛喀比书》中所记载的那场可怕的事件。
主耶稣,求你掌管我的心意,主宰我的家业和财产。求你赐给我慷慨和智慧的灵,使我能运用你赐予我的恩赐、才能、时间和资源,荣耀你的名,拓展你的国度。
每日早期教父名言: 才能是天主赐予信徒的礼物,——亚历山大的西里尔(公元376-444年)
“救主将各种神圣的恩赐分给那些信他的人。我们确信这就是才干的意义。领受才干的人与那些甚至完全否认他国度的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是叛逆者,挣脱了他权杖的枷锁;而前者则蒙受服侍他的荣耀。因此,作为忠心的仆人,他们被托付管理主的财富。他们通过经商获利。他们因忠心服侍而赢得应得的赞誉,并被认为配得永恒的荣耀。” (摘自《路加福音注释》,第129篇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