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祷 | 耶稣使天人间和好如初
发布日期:2025-11-17   |    作者:玛迪

                        耶稣使天人间和好如初

 

 

默想:是什么使我们能够与家人、邻居、当地团体以及更广泛的民族和国家群体和平共处?天父差遣祂的独生子,主耶稣基督,来使我们与天主和好,并使我们彼此联合,建立和平与互爱的关系。

 

耶稣在世的服事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并在此达到顶峰。圣经称耶路撒冷为圣城,上主的宝座所在(耶利米亚书3:17);天主拣选祂的名居住的地方(列王纪上11:13;列王纪下21:4;列王纪下23:27);以及天主所立祂君王的圣山(圣咏2:6)。耶路撒冷的名字源于“撒冷”(salem),意为“和平”。耶路撒冷的圣殿时刻提醒着百姓,神与他们同在。 当耶稣临近耶路撒冷,看见圣殿周围林立的房屋时,他为之哭泣,因为城里的居民“不晓得那使人和睦的事”(路加福音 19:42)。

 

耶稣向天父倾诉衷肠,为他的子民流下悲伤、哀恸的泪水。他知道自己不久将为耶路撒冷的百姓,也为全世界流血牺牲。

 

耶稣为何为耶路撒冷城哭泣哀号?纵观耶路撒冷的历史,许多统治者和居民因骄傲和不信,拒绝了奉主名说话的先知。如今,他们拒绝聆听耶稣——这位天主膏立的默西亚,是他们的救主和和平之君(依撒意亚书 9:6)。

 

耶稣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唯一能拯救我们和世界的人

 

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是天主受膏的儿子和君王对圣城的恩典造访。然而,耶路撒冷缺乏信心,拒绝默西亚,最终导致公元70年被罗马人攻陷和摧毁。耶稣的哀叹和预言与耶利米亚的哀叹遥相呼应,耶利米亚曾预言耶路撒冷及其圣殿的第一次毁灭。耶利米亚的哀叹祈祷带来了充满希望、拯救和复兴的预言:

 

“但我想起这事,我就有指望:上主的慈爱永不停止,他的怜悯每早晨都是新的……因为上主必不永远丢弃人,虽然使人忧愁,但他必按着他丰盛的慈爱怜悯人,因为他不甘心使人受苦,也不甘心使人忧愁。”(耶利米亚哀歌 3:21-22, 31-32)

 

耶稣是世界的希望,因为唯有祂能真正使我们与天主和好,也使我们彼此和好。耶稣藉着祂的死和复活,拆毁了仇恨和分裂的墙垣,使我们与天主和好。祂赐给我们圣神,洁净我们,使我们恢复成为神圣洁的子民。藉着耶稣基督,我们成为圣神的活殿(格林多前书 6:19)。天主过去曾眷顾祂的子民,如今祂也藉着圣神的恩赐和运行,继续眷顾我们。你今天是否感受到天主恩典的医治和恢复呢?

 

天主审判、赦免、医治,并使我们重获新生

 

当天主眷顾祂的子民时,祂前来建立和平与公义,根除我们的仇敌——世界(与天主为敌)、肉体(我们罪恶的欲望和过度的贪婪),以及魔鬼(撒旦,谎言之父,从起初就是杀人的——若望福音 8:44)。这些仇敌奴役我们,使我们陷入恐惧和骄傲、悖逆和仇恨、嫉妒和贪婪、纷争和暴力,以及各种邪恶和不义之中。因此,天主既审判祂的子民,也洁净祂的子民——引领我们脱离罪恶的道路,走向祂公义、和平、爱和圣洁的道路。天主积极地在祂的子民中动工,教导我们祂的道路,拯救我们脱离骄傲和罪恶的毁灭,脱离撒旦的陷阱和谎言。

 

天主的审判是不公义的吗?是不慈爱的吗?圣经告诉我们,“天主的审判在地上显明的时候,世人就学习公义”(依撒意亚书 26:9)。对罪恶的审判远比不警告罪人悔改的后果要温和得多。主以他的怜悯赐给我们恩典和时间,使我们离弃罪恶,但这时机就在当下。如果我们哪怕片刻耽延,就可能发现恩典已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的时间已到。你是否愿意接受这恩典,离弃罪恶,行在天主所赐的平安和圣洁的道路上呢?

 

什么才能带来和平?

 

什么才能带来和平?耶稣所说的和平又是怎样的?显然,耶稣并非指停火,也并非仅仅指没有战争。如果耶路撒冷不明白和平的真谛,那是因为它无法睁开双眼,看到和平之君的临在——祂将和平带入耶路撒冷城内(参阅诗篇122:7),祂赐予所有心存善意之人的和平(参阅路加福音2:14),而这和平正是藉着天主圣子降生而来的救恩。耶稣带给我们内心的平安,因为他使我们与天主和好,也使我们与自己和好;同时,他也带给我们外在的平安,因为内心平安的人会成为与他人和好、带来和平的使者。

 

耶路撒冷被毁的预言可能是“事后”预言(写于公元 70 年之后),不应理解为对不接受基督的人的惩罚威胁,而应理解为自身不信以及无法接受天主承诺实现的悲惨后果。

 

毁灭的威胁始终笼罩着我们。这并非意味着如果我们对天主的话语不忠或充耳不闻,祂就会毁灭我们:我们或许可以在罪恶中安享富足:“我见作恶的亨通,就嫉妒恶人。他们毫无忧虑,身体健壮,心高气傲,不经历人间的忧虑,也不像人那样受苦。”(圣咏72篇)然而,如果我们远离生命的源泉,无论我们过去的生活多么顺遂,最终都将走向毁灭。因为救恩是天主白白赐予的礼物,但我们必须接受。这种接受,与其说是教义、规条和价值观(这些也确实存在),不如说是迎接基督——祂是我们的平安(厄弗所书2:14)。

 

基督徒的生活是一场真正的属灵争战,需要我们彼此合作、积极向上、明辨是非,并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马塔提亚·马加比和他的儿子们象征着今天的这场争战,正如我们近来所见,其他人也曾以殉道的方式进行过这场争战,我们可以从纯粹的道德和属灵意义上来理解它。那些反对我们的势力要求我们有力量不向那些试图诱惑我们的新偶像屈服,它们有时用甜言蜜语,有时用威胁和暴力。正是这场为接受基督和忠于他的圣言而进行的争战,引领我们走向平安。

 

主耶稣,你曾眷顾并救赎你的子民。愿我今日不错过你眷顾的恩典,愿你引领你的子民进入更公义、更圣洁的生活。求你洁净我的心意,使我明白你的道路,并使我的生命更完全地遵行你的旨意。

 

 

每日早期教父名言: 耶稣为哀哭的人成就了真福。亚历山大的奥利振(公元185-254年)

 

当我们的主和救主临近耶路撒冷时,他看见那城,就哭了……耶稣以身作则,印证了福音书中他所说的所有八福。他以自己的见证,印证了他所教导的。他说:“温柔的人有福了。”他对自己也说了类似的话:“你们要学我,因为我是温柔的。”“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还有谁能像我的主耶稣那样带来如此多的和平呢?他“就是我们的和平”,他“化解仇恨”,“用自己的身体毁坏仇恨”(厄弗所书 2:14-15)。“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没有人像主耶稣那样为义受逼迫,他为我们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因此,主在他身上彰显了所有八福。为了这相似之处,他哭了,因为他说过“哀哭的人有福了”,这也为这福分奠定了基础。他为耶路撒冷哭泣,说:“但愿你们在那日知道平安的意义!可惜现在这平安是隐藏的,看不见你们的。”他接着说:“因为你们不知道蒙眷顾的日子。” (摘自《路加福音》38:1-2讲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