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礼仪进行中的默想(一)
发布日期:2025-11-21 | 作者:火司铎弥撒礼仪进行中的默想(一)

前言
一直有一种感动,想要以浅显易懂的话来讲明白弥撒的意义,及弥撒中每个礼节的意义。毕竟弥撒是我们教会最常举行的圣事。我们不能把它变成程序化的例行公事,而要领悟其中的意义,好能“主动的、积极的、有意识的”参与其中,好能从中汲取丰富的灵魂食粮。从今天起,我愿意每天抽时间为大家分享一段关于弥撒及其礼节的意义。盼望能有助于虔诚的教友从弥撒中得到更大的益处。
弥撒这个名字
弥撒这个词来自拉丁文MISSA的音译,意思是“派遣”。其实弥撒本来还有好几个名称:主的晚餐、感恩祭、爱的宴席。但最古老的名称是“擘(bāi)饼礼”。
这个词在宗徒大事录中出现了三次:
他们专心听取宗徒的训诲,时常团聚,擘饼,祈祷。
他们每天都成群结队地前往圣殿,也挨户擘饼,怀着欢乐和诚实的心一起进食。
一周的第一天,我们相聚擘饼时,保禄便向民众讲道,因为他第二天要走,遂把话拖长,直到半夜。——(参宗2:42 2:46 20:7 )
我们经常参与弥撒的教友们哪,对这些基本的常识,一定要明白。否则,我们参与了一辈子的这件圣事,如果不知其意,损失就大了!至少当教外朋友问你:“你们这是在做什么?为什么神父穿着古怪的服装要为你们送东西吃?你们吃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呢?”你得有确切明白的答案。你可以这样告诉他:
“神父穿着白色的长袍,是代表耶稣。我们所举行的礼仪,是耶稣在最后晚餐时所建立的。他在受难的前夕——也就是最后晚餐中,曾拿起小麦面做成的无酵饼,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围绕着他的门徒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你们应行此礼,为纪念我。’(路22:19)又拿起一杯葡萄酒,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由其中喝吧!因为这是我的血,新约的血,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玛26:27-29)所以,直到世界的终结,我们基督徒都会遵造我们的主耶稣的话,举行此礼,为纪念他为爱我们、为赎我们的罪受难而死,并纪念他的复活。”
简而言之,弥撒就是主耶稣最后晚餐的重现和延续。这晚餐是爱的宴席,因为主耶稣在晚餐中颁布了“你们要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的命令。每次举行弥撒,就是耶稣亲自临在于礼仪中,向我们讲话(圣道礼)并与我们分享他的生命(圣祭礼)。而我们,是因为皈依耶稣基督而形成的大家族,是属于主的子民,是天父的儿女。在弥撒中,我们找到了人生的归宿与生命的方向。
进堂咏
进堂咏可能是许多教友忽略的部分,认为这好像不是弥撒的一部分。其实进堂咏对认真的参与整台弥撒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通过进堂咏,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弥撒就要开始了,应该把心收回来,恭敬的迎接耶稣的到来——伴随着进堂咏,主祭与辅祭人员缓缓地进入圣所(教堂中祭台所在的部分称为圣所)。我们要想:这是在恭迎主耶稣进入了晚餐厅。如果神父是代表耶稣,那么我就是当时围绕着同一晚餐桌的宗徒们中一员了。这是多么神圣可畏的恩典呀!大部分时候,进堂咏是以歌唱的形式来进行的。我们不要像一个看演出的人,而要如同迎接主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儿童,从心里唱出“贺撒纳”的歌声,兴高采烈的欢迎主耶稣的出现。
我发现许多教友在整台弥撒中都一声不响。或是双臂交叉放在胸前,或是双手插在衣服的口袋里,双唇紧闭,表情木然的伫着那里,随着大家站立而站立,坐下而坐下。就像一个观看节目的人,或是一个来听唱经班唱歌的人,无论自己会不会唱都不张嘴发声。这是种非常不好的习惯!
请问:难道天主当不起你的赞美吗?难道你不是主耶稣邀请来的座上贵客吗?既然你是来“参与”这神圣宴席的,就要意识到:弥撒中每一个礼节的参与都很重要。没有人可以替你向神圣、可爱的天主表达你个人的忏悔、或赞美、或感谢、或敬拜!你与主耶稣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人可以取代的!所以,当你一进入教堂的那刻起,一定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拿起你手边的歌本,张开你的口,与你周围的兄弟姐妹异口同声地发出赞美的歌声:
“ 我们满心喜乐,因为我们要进入上主的圣殿……”
能当得起为主献歌,岂不是一种荣耀吗?愿我们从进堂咏开始,在弥撒中再也不要当“哑巴”了!
属于主的子民
圣道礼仪之前的仪式,包括进堂咏、致候词、忏悔礼、垂怜经、光荣颂和集祷经,具有开端、引导与准备的作用。开始礼的目的是要帮助共聚一堂的信友形成一个团体,准备自己,妥善地恭听天主之圣言,合宜地举行感恩圣祭。——《罗马弥撒经书总论》46条
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圆满的聚会、一次美好的聚餐、一次隆重而神圣的礼仪,都需要充足的准备。而主的宴席-弥撒前的准备也更为重要。
教会作为一个团体,为了隆重而神圣的举行一台弥撒,需要每个成员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时间,比如教堂的整体布置;音响设备、礼仪用品的准备;弥撒歌曲的练习、礼仪的解说、读经员与辅祭员的培养等。通过弥撒,我们就如同基督的肢体一样动作,各显其能,各尽其才。每一个人的参与都是重要的,没有谁不是主角。
当我们唱完进堂咏后,开始划十字架圣号时,一定不要因为对这段经文过于熟悉而成了条件反射式的行为:
“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啊们!”
当主祭带领全体参与弥撒的天主儿女划十字圣号时,尤其能显示教会的本质——教会就是因主的名而聚集在一起的人。十字圣号是全世界基督徒的标志,是我们信仰的宣示——圣号经也可以说是一端极简的信经,宣示了我们对“三位一体”的天主的信仰。十字圣号是基督徒的印记,是我们属于天主的宣认。这圣号提醒我们:我们是归于天主名下的子民,是天父的儿女、基督的肢体、圣神的宫殿。
所以,让我们每次划十字圣号时,都要稳重端㽵、口诵心思。
来自基督的问候
“愿主与你们同在!”
当主祭带领大家划完十字圣号之后,就开始向大家发出亲切的问候。这就是弥撒中的致候辞。大多数时候,这个问候辞会更长一些:
“愿天父的慈爱,基督的圣宠,圣神的恩赐,与你们同在!”
我们可以在保禄、伯多禄和若望宗徒的书信中都可以见过类似的问候:
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恩宠与你们众人同在!(得后3:18)
你们要以爱的亲吻,彼此问候。愿平安与在基督内的你们众人同在。(伯前5:14)
愿恩宠、仁爱与平安由天主父及天父之子耶稣基督,在真理与爱情内与我们同在。(若二3)
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问候。因为只要有主与我们同在,我们就什么也不缺乏。只要有主与我们同行,“纵然走过阴森的幽谷,我也不怕凶险”。天主的同在就是我们的最大、最完美的祝福。因为哪里有天主,哪里就有平安、有喜乐、有爱、有生命……哪里有天主,哪里就是天堂!
这独有的问候既是祝福,也是一种提醒。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从来不是孤单的,因为有主与我们同在。当我们夜晚独行时,有天父守护;当我们承受病苦时,有基督同担;当我们服务他人时,有圣神在我内。
所以,当基督徒彼此相见的时候,不是“祝你健康”或“恭喜发财”,而是彼此在基督内问候。就如同玛利亚带着耶稣拜访表姐依撒伯尔,把基督的平安与喜乐也带给了她。我们也当如此:
“愿天父的慈爱,基督的圣宠,圣神的恩赐,与你们同在!”
“也与你的心灵同在!”
主啊,我是个罪人
在划完圣号后,主祭的神父或主教通常会对当日弥撒做一个简短的介绍,并特别提醒大家在弥撒中的祈祷意向,然后,就是洒圣水或向天主认罪的祈祷文了。教会相关文件中是如此教导的:
然后,主祭邀请大家行忏悔礼。全体静默片刻后,一起诵念集体悔罪的经文(忏悔词)。主祭以赦罪经文作结束;但这赦罪经文并不具忏悔圣事的实效。在主日,尤其在复活期内,可举行祝福圣水及洒圣水礼来代替常用的忏悔礼,以纪念圣洗圣事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51条
圣咏的作者说:
你把我们的罪过全在你的面前摆出,在你仪容的光辉前,我们的隐恶全露。——咏90:8
如果我们说自己没有罪,或许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天主的无知,一是对罪恶的无知。如果我们常以自己优点与周围的坏榜样对比,当然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邪恶了!可是如果你知道天主要我们成为怎样的人,才能发觉自己有多亏欠天主的正义与爱。不照镜子的人,很难发现自己脸上的脏痕;不读圣经的人,也难以发现自己身上隐藏的罪恶:比如许多教友并不以为夫妻吵架算是大罪——虽然这种行为是在伤害自己最近的人,而且常是以最恶毒的言语和行为来伤害对方的心灵。还有的人心中对近人暗藏着很深的仇恨,但因为灵魂的麻木与无知,缺乏对罪恶的认识与敏感,就像一个身患麻疯病的人一样,早已濒临地狱之门,尚不觉醒。所以,在忏悔礼的这短暂的静默中,要努力回到内心深处,求主光照自己的心,好能真诚的忏悔罪恶,好能以纯洁的心来领受主的恩典。
有些教友以为只要参与弥撒,想领圣体,就必须在弥撒前办一个告解——这是错误的。只要灵魂上没有大罪,通过妥善的参与弥撒,小罪也可得到赦免。因为爱得多的人,自然得到的赦免也多。如果灵魂上带着大罪,纵使在弥撒开始时洒圣水、或认罪忏悔,也还是需要妥当的办告解的。
在这里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当忏悔礼进行时,无论是洒圣水,还是认罪祈祷,都要用心参与,用唇舌发声:
“上主,求你以水沐浴我,洗净我,使我洁白白于雪!”
难道这不是一个谦卑的心想要向天主发出的祈祷吗?当神父念到:
“愿全能的天主洗净我们的罪过,使我们藉着弥撒圣祭,参与天国的圣筵,善做准备。”
你一定要明白自己答:“阿门”,是在向天主表示同意什么。
在平日弥撒中,神父会带领大家如此认罪说:““各位主内兄弟姐妹,现在我们大家认罪,虔诚的举行圣祭。”
这时候,就要静默片刻,等待神父带领大家一起认罪(教友们不要抢先神父):“我向全能的天主和各位兄弟姐妹,承认我思、言、行为上的过失。我罪(俯首三次捶胸,表达痛悔己罪,但动作不必过于夸张)、我罪、我的重罪。为此,恳请终身童贞圣母玛利亚、天使、圣人和你们各位兄弟姐妹,为我祈求上主,我们的天主。”
神父:“愿全能的天主垂怜我们,赦免我们的罪,使我们得到永生。”
全体:“阿门”!
我再说一次:当你每次答“阿门”时。一定要明白自己在向天主表示同意什么。
上主,求祢垂怜!
忏悔礼后,开始“垂怜经”,除非“垂怜经”已包括在忏悔礼中。垂怜经是信友向上主的呼号,并祈求上主怜悯,通常由全体会众与歌咏团或唱经员对唱。——罗马弥撒经书总论52条
当耶稣和他的门徒及一大群人,从耶里哥出来的时候,有一个瞎眼的乞丐,即提买的儿子巴尔提买坐在路旁。他一听说是纳匝肋人耶稣,就喊叫说:“耶稣,达味之子,可怜我罢!”有许多人就斥责他,叫他不要作声;但他越发喊叫说:“达味之子,可怜我罢!”——谷10:46-48
当我在弥撒中诵念或咏唱“垂怜经”时,总会想到那些因生病、无助、或有罪而来投奔耶稣的人。我们在一生中受到过多少心灵的创伤啊!又犯过多少可怕的罪过啊!我们多么需要一位怜悯我们、极其慈悲而又全能的神,来医治我们、宽恕我们、怜悯我们!我们来到天主神圣的殿宇中时,应该效法主耶稣比喻中的那位税吏:
那个税吏却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罢!——路18:13
我们相信:他对一切呼号他的人都是富有慈惠的。的确,“凡呼号上主名号的人,必然获救”。——罗10:12-13
所以当我们在弥撒中唱:“上主,求你垂怜!基督,求你垂怜!”的时候,不应该唱得那么急速和欢快。要用心觉察自己生命中的无助与创伤、注意内心深处对罪赦的渴望,从心中发出向天主的呼号:“上主,求你垂怜!基督,求你垂怜!”。
天使的颂歌
——光荣颂(Gloria)
“光荣颂”是一篇非常古老及备受尊崇的“赞美诗”(hymnus);是在圣神内聚集的教会,藉以光荣并祈求天主圣父和天主的羔羊(基督)。这篇赞美诗的诗句内容不得更改。光荣颂由主祭启唱,或有需要时,由唱经员或歌咏团启唱。这赞美诗由全体会众歌唱,或会众与歌咏团对唱,或只由歌咏团歌唱。若不歌唱,则大家一起诵念,或把会众分成两部分对念。
在主日(将临期、四旬期除外)、节日(solle-mnitas)、庆日(festum)以及其它较隆重的特殊庆典,应唱或念「光荣颂」。《罗马弥撒经书总论》53条
两千年前,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天主子悄然降世,诞生于荒野郊外的马槽之中。天使领命向人报喜。但不是向宫殿中的贵族,也不是向圣殿内的司祭,而是向露宿的看守羊群的牧人:
有上主的一个天使站在他们身边,上主的光耀环照着他们,他们便非常害怕。天使向他们说:“不要害怕!看,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这是给你们的记号:你们将要看见一个婴儿,裹着襁褓,躺在马槽里。”忽有一大队天军,同那天使一起赞颂天主说:
“天主受享光荣于高天,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路2:9-14
所以,当我们在教堂中咏唱这古老的赞美诗时,要想:我们是多么幸福,竟然可以咏唱天使的歌曲!当牧人们听闻基督降生的喜讯后,使立即起身,寻找并朝拜那新生的婴儿去了。每次参与弥撒时,我们也应该有这份寻求天主的心意——不要只是为了满全主日的义务,或因为家人的催迫才来到教堂里,而是为渴望见到那位来到我们中间、甘愿与我们为友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盼望朝拜他、并得到他的祝福。
有时候,我会听到一些教友说自己不知道如何祈祷。我会告诉他:光荣颂就是一篇美好的祈祷词。在《光荣颂》中,我们诚恳地宣认我们的信德、谦卑地献上恳求、真诚的献上我们的赞美。所以当我们歌唱《光荣颂》时,让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每句话吧!
天主在天受光荣。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请想:我们是加入了天使的歌咏团,与他们一起歌唱。)
主,天主、天上的君王,全能的天主圣父,我们为了你无上的光荣,赞美你、称颂你、朝拜你、显扬你、感谢你。(请仰望天空的日月星辰,想像一下无边浩瀚的宇宙,再细想一下世界的美好与奇妙……唯有那位创造宇宙的真神,当得起我们如此颂扬!)
主耶稣基督、独生子;主天主、天主的羔羊,圣父之子;除免世罪者,求你垂怜我们;除免世罪者,求你俯听我们的祈祷。(当我们咏唱这句话的时候,请想:你是来到了主的十字架下面,而十字架上的基督是为了你的罪而受尽污辱与痛苦,接受了可耻的死亡。正如《希伯来书》中劝导我们的:“你们要双目常注视着信德的创始者和完成者耶稣:衪为那摆在衪面前的欢乐,轻视了凌辱,忍受了十字架,而今坐在天主宝座的右边。你们要常想,衪所以忍受罪人对衪这样的叛逆,是怕你们灰心丧志。(希12:2-3)”)
坐在圣父之右者,求你垂怜我们;因为只有你是圣的,只有你是主,只有你是至高无上的。耶稣基督,你和圣神,同享天主圣父的光荣。阿门。(如果我们对圣经非常熟悉,在生活中与天主与生活的来往,那么,必然从内心深处唱出这赞美之声。)
集祷经
在圣道礼之前的最后一个祷词就是“集祷经”了。在主祭的神父(或主教)说:“请大家祈祷!”之后,会带领大家一起静默片刻。这静默的时间可能只是几秒钟的时间,但我们都应该安静下来,将自己的整个心神集中起来,要意识到此刻自己站在天主台前,并在各自心中向主陈诉弥撒中的祈祷意向。然后主祭诵念这通常称为“集祷经”(collecta)的祷词,最后以呼求天主的圣名结束,大家共同答:“啊们!”
集祷经用以下提及天主圣三的较长结语作结束:
——若祷词是向圣父祈求的:则念“因祢的圣子(或:以上所求是靠祢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祂和祢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
——若祷词是向圣父祈求的,但结束时提及圣子:则念“祂和祢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
永王”;
——若祷词是向圣子祈求的:则念“祢和圣父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
之后,会众连合于主祭的祈祷,一同高呼:“阿们”(Amen),使之成为自己的祷词。一台弥撒常只念一篇集祷经。——罗马弥撒经书总论54条
集祷经结束后,全体坐下,准备聆听天主的圣言。因为紧接着就是“圣道礼”了。
让我们再复习一遍:
圣道礼仪之前的仪式,包括进堂咏、致词、忏悔礼、垂怜经、光荣颂和集祷经,具有开端、引导与准备的作用。开始礼的目的是要帮助共聚一堂的信友形成一个团体,准备自己,妥善地恭听天主之圣言,合宜地举行感恩圣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