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祷 | 爱和慷慨永不徒劳
发布日期:2025-11-22 | 作者:玛迪爱和慷慨永不徒劳
默想:你是否体验过无私奉献和慷慨爱人的喜乐?真爱不计较得失,而是慷慨付出!耶稣在圣殿里观察人们奉献十分之一时,向门徒们强调了这一点。他称赞一位奉献了最小硬币的贫穷寡妇,并与那些奉献更多钱财的富人形成鲜明对比。贫穷的人怎能比富裕的人奉献更多呢?耶稣的答案很简单——爱比黄金或财富更珍贵!
爱因感恩和慷慨奉献而增长
耶稣教导我们,真正的奉献必须发自内心。带着怨恨或炫耀而赠送的礼物会失去价值。但出于爱、带着慷慨和牺牲精神而赠送的礼物却弥足珍贵。礼物的数量或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赠予者为此付出的代价。那位贫穷的寡妇本可以留下一枚硬币,但她却毫不犹豫地将所有的钱都捐了出去!耶稣称赞一位奉献了几乎微不足道的一分钱的人——这笔钱微不足道——因为那是她全部的家产,是她赖以生存的全部。
出于爱而奉献的,没有一件是毫无价值的
我们所拥有的或许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一切,无论看起来多么微不足道,都交托给主,那么上帝就能用它,也能用我们成就我们无法想象的事。你是否出于爱和感恩,为了感谢上帝已经赐予你的一切而奉献呢?
小改变也很重要
当我们打算付出或购买某物时,无论是物质、时间还是精力,我们通常都会制定一个预算: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做其他需要做的事情?我们是否制定了行动计划,将我们慷慨付出的和能给我们带来个人利益的方面结合起来?我们通常不会冲动地付出。看看福音书中这位看似冲动的寡妇,我们可以做出几种解释,有些比较愤世嫉俗。她付出是因为粗心大意、缺乏远见吗?她付出是因为这可能是她生命尽头的最后一件事,她已经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了吗?或者她把两枚硬币——很可能是她全部的家当——捐出来,是希望上帝怜悯她,赐予她更多?既然福音书没有解释,我们就简单地认为,她出于纯粹的慷慨和爱心而付出。这必定是正确的解释,因为耶稣称赞了她。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各种形式的寡妇。我们必须时刻审视自己的动机。至高无上的动机,即纯粹的慷慨,是最崇高的,也是我们最渴望拥有的。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或许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拥有的两枚硬币是什么?我们拥有哪些东西(物质财富、才能或时间),出于责任感,我们想要或应该好好照料它们?我们倾向于执着于哪些东西?我们应该如何分配时间、金钱和才能?哪些东西可以交换?哪些东西看起来无用,因而可以舍弃?或许,当我们审视自己的两枚硬币时,会发现我们拥有的远不止两枚,有些是必需的,有些则并非如此。但召唤始终如一:给予至最后一刻,不仅仅是给予那些非必需品,不仅仅是给予零钱,而是给予每一滴水。
在今天的福音经文中,经常会与厄利亚遗孀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这位遗孀在临终前,将自己最后的油和面粉奉献出去,这是她至高无上的奉献。她并没有死去,她的粮食得到了倍增。只要我们足够诚实地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所付出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奉献,有时甚至是在付出艰辛和害怕失去一切的恐惧中付出的,都会为我们倍增。因此,继续付出会成为一种喜乐的体验,因为我们确信自己已经获得了如此丰盛的恩典和生命。
主耶稣,你的爱无穷无尽,你的恩赐也无量无量。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你。愿我慷慨奉献,以表达我对你所赐予的一切的感恩。求你使用我的生命和我所拥有的一切——我的恩赐、才能、时间和资源——来荣耀你的名。
每日摘录早期教父名言: 仁慈和怜悯永不徒劳。利奥一世(公元400-461年)
“尽管有些人心怀恶意,即使得到善意也丝毫不会消退,但行善并非徒劳,给予忘恩负义之人的善意也绝不会白费。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愿你们无人与善行疏远。切莫有人声称自己的贫穷仅够勉强糊口,无力帮助他人。即使是微薄之物,也能成就伟大的善举。在神圣的公义天平上,衡量的并非捐赠的数量,而是灵魂的坚定。福音书中那位“寡妇”投入“奉献箱”的两枚硬币,胜过所有富人的奉献。在天主面前,没有一丝怜悯是无用的,没有一丝怜悯是徒劳的。天主赐予世人不同的资源,却不要求世人不同的爱心。” (摘自讲道集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