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人物:依默纳约
发布日期:2025-11-27   |    作者:李建刚

   一、“依默纳约Ὑμέναιος这个名字主要见于希腊神话中,此外也出现在一些希腊方言铭文中。在新约中,该名字仅出现在公函中(1:20;2:17)。

   二、依默纳约首次被提及是在弟茂德被赋予使徒性使命的背景中(1:20)。弟茂德被任命为教会领袖,尤其肩负起对抗弗所(参提前1:3)流行的异端教导的责任。在劝勉人要持守纯正信仰之后,经文指出有人藐视良心,并具体提到两人:依默纳约和一个叫亚历山大的人。他们被作为反面教材摆在弟茂德面前。正如“船坏沉没”的比喻所示,他们已经偏离了信仰。作者对这两位叛教者并没有表现出进一步的历史性或传记性兴趣。由于《弟茂德前书》具有伪保禄书信的特点,难以确定这些名字是否指涉弟茂德教会确切所熟悉的真实人物。更可能的是,这些名字背后象征着其他的异端教师。他们的失败之严重,从所谓“交给撒”的惩罚可见一斑。这一做法的具体含义今天已难以确知。在2:17中也提到依默纳约,并再次被描述为异端者,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将其与前书中的同名人物视为同一人。此处他与一位叫非肋托的人并列,后者在圣经其他地方未被提及。此处的语境仍然是:作者提醒收信人,在面临异端教导造成的信仰不安时,必须对所托付的教会承担责任。依默纳约等人的言论被形容为“像毒疮一样蔓延”,足见其破坏性之严重。接着,文本具体说明他们的教义:“复活已经过去了。”由此可知,依默纳约的圈子中流行一种带有诺斯替色彩的救恩观,很可能与保禄时期已经存在的一些热情洋溢的信仰宣称有关,例如15:12节中讨论的那些观点。这些教导后来也被保禄学派的一些门徒吸收(参3:1;弗2:6)。无论依默纳约非肋托是历史人物还是文学上的象征,他们都代表着基督教圈子中最早有文献记载的诺斯替主义倾向的起点。

   三、在后来的早期基督教文献中,依默纳约非肋托并未再次出现,但他们所持的“现在已经复活”的信仰观点却在一些诺斯替派体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参犹斯定《护教1,26,4;依肋内驳斥异端》第一卷,23:5;第二卷,31:2)。

 

热门推荐